1、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面貌常起到决定性作用。2、园林绿地是如何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大片的林地和绿化地区能降低气温,而建筑和铺装道路及广场在吸收太阳辐射后表面增热,使绿化地与无绿化地产生很大的温差,使空气密度大低温空气向密度小的热空气流动,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环流也就是园林绿地的凉爽空气流向热岛的中心区。3、城市规模是如何界定的: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关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规划成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实施。5、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和地位:特色:(1)、综合性(2)、独特性(3)、时代性(4)、前瞻性(5)、一体化与地域性(6)、协调与统一性(7)、实践性(8)、法定性地位:(1)、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2)、是维持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6、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1)、用地应选择日照、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段(2)、用地应经人工设计后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绿地一定要占60%以上,绿化覆盖率宜占全园的70%以上(3)、道路规划要求主次路系统明确,尤其主路能起到辨别方向、寻找活动场所的作用,最好在道路交叉处设图牌标注。园路宜平整,不设台阶,以便于推自行车和儿童骑小三轮车进行游戏(4)、幼儿活动区最好靠近儿童公园主入口,以便幼儿进入园后,很快地进入游戏场活动(5)、儿童公园的建筑、雕塑、设施、园林小品、园路等要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色彩鲜明。活动场地的题材多样,主题多运用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注重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6)、地形水体创造十分重要。地形的设计要求造景和游戏内容相结合,使用功能和游园活动协调。在儿童公园内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城市道路节点绿化有哪些:(1)、交通岛绿地(2)、城市广场绿地(3)、停车场绿地8、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而持久的、适合人居住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9、国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发展历程的三种绿地模式的主要特征:(1)、理想绿地模式: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2)、生态绿地模式:以生物和环境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3)功能绿地模式: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10、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3)、园林绿地的景观形象功能。11、居住区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2)、宅旁绿地(3)、配套公建绿地(4)、道路绿地(5)、老人及儿童活动场地12、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1)、选择恰当的地理位置(2)、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地形条件概念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规划控制的区域。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3、城市绿化:城市中栽植植物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休憩场所和美化景观的活动。4、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5、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次序而做的未来空间安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6、引种驯化区:用于引入新的品种和树种,丰富园林树种种类,可单独设立实验区或引种区,亦可引种区和实验区相结合。7、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地区,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8、营养繁殖区:培养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区。9、移植区:培养各种移植苗的地区。10、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主干道或自然界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比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