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设计一.总体规划的地位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规划,主要作用是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重点解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全局的高度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具有政策性引导,又有物质空间的控制。总体规划战略性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图二.规划分析与预测<一>.发展背景分析1.区位分析:区位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文化,信息等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所在地形区,气候区,植被区,土壤区等),人文经济区位(邻近区域的人文经济状况),交通区位(区域连接性),战略区位(长远的全局性部署建设地位以及相关的国防安全)进行分析。2.区位分析的主要方法综合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辩证分析,发展分析,双层次模式分析三.初步方案构思<一>.分析现状1.总体布局的分析<1>.城市总体布局是否正确反映城市的性质与特色<2>.城市各功能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城市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合理,他们之间还存在哪些矛盾<3>.城市现状的用地分布同自然环境是否协调以及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等2.城市规模的分析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3.交通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的分析。4.生活设施的分析一般来说,城市生活设施及其他用地在城市各组成要素中所占比重最大。城市各项生活设施是指居民生活所需要的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对现有的生活设施的分析主要从他们分布,配套,数量,质量水平及土地利用等方面来加以考虑。<二>.分析用地用地条件关系到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用地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城市用地布局的规划。<三>.分析历史在提出方案之前,还必须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充分了解,对帮助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性,以便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认识某些历史遗存在规划中的保留价值,并在规划中保护和体现历史的地方特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四>.框架总体布局<1>.功能分区;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游憩。<2>.结构设计:a.功能结构b.空间结构c.交通结构d.生态结构四.总体布局模式<一>.用地布局模式1.基本类型:a.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b.分散式城市用地布局<二>.集中布局模式所谓的集中式布局,就是城市中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其优点主要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集中式布局模式主要有:网格状(棋盘状),环形放射状,带状(线状),环状,星状(指状).集中式布局模式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形态图解块状网格状(棋盘状)环形放射状带状(线状)环状星状<三>.分散布局模式分散布局形式,即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城市各组成部分分散布置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分散形式布局比较灵活,城市环境质量也比较容易得到保证。一般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分散式布局形式主要有:组团状,一城一区式,卫星城(星座式),城镇组群式,串珠状(多中心),散点式等。分散布局模式结构示意图及形态图解:结构示意形态图解组团状一城一区式城镇组群式串珠式散点式五.各项用地布局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各种城市活动的具体要求,为其提供规模适当位置合理的土地。总体布局重点考虑城市的四大主要功能:生产,生活,交通,游憩。规划需要按照各类城市用地的分布规律,并综合考虑影响各种城市用地的位置及互相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明确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案。<一>居住用地居住用地的布局关系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经济建设与开发效益等多个方面。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1.集中布置2.组团,组群布置3.轴向布置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居住用地分布:集中式布局组群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