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教学反思他春霞: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然后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则水到渠成了。朱艳:练习的设计要围绕课标去认真分析,不仅要达到辨析、巩固、扩展熟练应用的效果,而且要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图形平移,学生把平移就要的表象上升到用数对来描述,了解平移的数学本质和规律。最后要求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的一般方法,学生自然掌握总结规律什么不变什么在变怎么变的分析,猜测,验证,表述结论的数学能力。宋洪波:练习一的第2题就要了解有序数对既可表示点,又可表示一个区域;有序数对也可以用字母表示。练习中要发现平面上的点用两个数表示,立体上就要用3个数来限定方位。总之不要为完成练习而练习,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而创设。在方格图上表示物体的位置他春霞:本节课上放手让学生交流展示不同的画图方法,这也是学生相互学习、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提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画图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确定物体的位置。朱艳:体验用平面示意图描述和表达事物的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同时,进一步体会用平面示意图描述和表达事物的位置的作用。宋红波:开放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体会选择不同的比例尺,画出的示意图的大小不同,但方向和位置不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知识在生活和科学中还有很广泛的运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他春霞: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例1只作为进一步作为验证计算方法的题材。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朱艳: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宋洪波: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一个数乘分数他春霞: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当学生由1/2×2的意义推测出1/4×1/2的意义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时,我知道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正是通过折纸,学生理解了1/4的意义,1/2的意义,才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数形的结合,使学生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探索过程。宋洪波: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同样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