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制作:梁清秀单位:融美学校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说教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3.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激导探学法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看摸画三、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总结反思深化认识(根据一年级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置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学习中体验,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1、认识新朋友。1、认识新朋友。活动一:认识新朋友问题一:你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吗?问题二: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活动二:了解新朋友问题: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里去找它们?活动二:了解新朋友问题:这个面是什么形状?(桌面的物体中找)活动二:了解新朋友问题: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它图形吗?这个问题我会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的形式进行。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先辅后方的策略,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活动二:了解新朋友问题:请把刚才找到的面摸给同桌看看,并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在这里我想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平的。)“面”在“体”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直观更生动的揭示体和面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活动三:给新朋友画像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白纸上。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后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学生建立平面图形后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值观。活动四:找朋友。先自由发言后出示生活中的图片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些交通标志牌表面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作用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数学与生活(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1.连一连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区分形和体2.涂一涂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区别形和体3.画一画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