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火庙小学班级“两线三段”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水平。自主管理型的班级,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学生自主活动为内容的班级管理模式。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在小学阶段,采用“两线三段”自主管理策略,“两条主线”指每一个阶段都要贯穿两条基本工作线:行为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指导,三段是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发展和心理变化时期,把小学阶段化为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自主管理段,三段在形式上相对独立,在形成教育效能过程时又是发展的承接关系。在“两线三段”模块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场所。一、自主管理的构建阶段(一二年级)小学生刚入学,学生普遍有新鲜感,同时又有茫然感。抓住学生的普遍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班主任发动学生自己为班集体共同制定班规,渗透自主管理的信息。在学生初步适应学校生活基础上,将班级建设成学习型班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学生参与到自主管理中。1、建立班级常规形成自主管理氛围。小学生刚入学,班级管理侧重于对学生生活纪律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立体模式,首先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能力。因此,在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后,要组织“我要说”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怎样做学生,学生说的被大家认可的,自然就成了“班级公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大家的约定简单可行,便于学生操作,以后遇到问题随时补充。班规的形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的结果,它不仅指向学生,也作用于教师,班规的语言既体现出师生平等与相互尊重,又富有亲和力。班级常规既有约束学生的,如按时到校,尊重师长,也包含约束教师的,尊重学生,及时批改作业等相关内容。班规便于学生操作。如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在班级尝试推行“四制”。(1)、学生干部轮换制。通过班长民主选举、班干部轮换上岗等形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次当干部、为同学服务的机会。(2)、班级事务岗位责任制。集体中的事务,大到班队会,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等小事,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达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3)、班级文化共建制。通过班级公约的制定(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黑板报、墙报的组稿和布置,主题班会,节日庆祝活动等(学生自己布置、自编自演,人人准备),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文化共建,集体活动共搞,以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4)、校日志一日常规检查制。对照“班级公约”小事进行自查自纠,学习、安全、纪律、两操、卫生等方面,采用正反两方面现象进行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班级有专人检查,通过自主管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潜能全面发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2、构建学习型班级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把班级建设成学习型班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自主管理的良好氛围。首先,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共同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这是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关键。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需要从低年级开始积累,利用教师导向作用,使每位学生对学习富有责任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班级自主管理效能达到最大化。在班里先教学生画班报、画知识卡片,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力求新、求变;随着书写能力增强,才教学生办板报,文化墙,把教室墙壁、走廊墙壁当作展示天地。其次,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是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基本途径。每位学生自主管理是学习型班级的特征之一。学生的自主管理包括三层含义;(1)、学生能按要求有序的学习,生活;在班里举办“谈天说地”班会,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在家里的学习活动说出来,老师从中总结出大家学习生活的活动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学生在有序活动的过程中能自觉按要求进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