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药剂学》教案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_1-33_课程名称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章节名称药剂学滕亮专业计划时数副教授第十八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药学专业4学时班级专业层次编写时间使用时间2001级2班本科2004年8月2004年11月1、了解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新的给药系统及评价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2、掌握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概念;3、熟悉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及稳定性考察。重点: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概念。难点: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特点。采用图表法讲解重点、难点。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组织安排:总结上节课内容5分钟,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概念;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50分钟。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及稳定性考察;蛋白质类药物新的给药系统30分钟,评价方法10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集体备课教研室审查意见自制电子讲稿,采用板书课件讲解。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参考《药剂学》(屠锡德2002年第三版)、《现代药剂学》(平其能2001年7月第一版)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意备课内容。同意备课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字:康新平1新疆医科大学《药剂学》教案第十八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第一节概述一、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1、生物技术或称生物工程(biotechnology),是应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在最适条件下,生产有价值的产物或进行有益过程的技术。2、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与生化工程。二、生物技术药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一)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蛋白质的组成和一般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一般理化性质:旋光性、紫外吸收、蛋白质两性本质与电学性质(1)旋光性:蛋白质分子总体旋光性由构成氨基酸各个旋光度的总和决定,通常是右旋,它由螺旋结构引起。蛋白质变性,螺旋结构松开,则其左旋性增大。(2)紫外吸收:大部分蛋白质均含有带苯核的苯丙氨酸、酪氨酸与色氨酸,苯核在紫外280nm有最大吸收。氨基酸在紫外230nm显示强吸收。(3)蛋白质两性本质与电学性质:蛋白质除了肽链N-末端有自由的氨基和C-末端有自由的羧基外,在氨基酸的侧链上还有很多解离基团,如赖氨酸的-氨基,谷氨酸的γ羧基等。这些基团在一定pH条件下都能发生解离而带电。因此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不同pH条件下蛋白质会成为阳离子、阴离子或二性离子。2.蛋白质的不稳定性(1)由于共价键引起的不稳定性:水解、氧化和消旋化,此外还有蛋白质的特有反应,即二硫键的断裂与交换(2)由非共价键引起的不稳定性:聚集(aggregation)、宏观沉淀、表面吸附与蛋白质变性(三)蛋白质类药物的评价方法:多种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法、光谱法、电泳、生物活性测定与免疫测定2新疆医科大学《药剂学》教案第二节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注射剂型)一、蛋白质类药物的一般处方组成:一类为溶液型注射剂,另一类是冻干粉注射剂二、液体剂型中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化:①改造其结构;②加入适宜辅料蛋白类药物的稳定剂:缓冲液、表面活性剂、糖和多元醇、盐类、聚乙二醇类、大分子化合物、组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的盐酸盐等、金属离子1.缓冲液因为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与pH值有关,通常蛋白质的稳定pH值范围很窄,应采用适当的缓冲系统,以提高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例如红细胞生成素采用枸橼酸钠-枸橼酸缓冲剂,而α-N3干扰素则用磷酸盐缓冲系统,人生长激素在5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可减少聚集。缓冲盐类除了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外,其浓度对蛋白质的溶解度与聚集均有很大影响。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在最稳定的pH条件下,药物的溶解度不足以产生治疗效果,因此加入带正电荷的精氨酸以增加蛋白质在所需pH值下的溶解度。2.表面活性剂由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所以在蛋白质药物,如α-2b干扰素、G-CSF、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等制剂中均加入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来抑制蛋白质的聚集,其机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