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审计准备本章分七节介绍审计准备阶段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审计准备,是指在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经批准下达后,由执行部门在具体实施对某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前所做的各项工作。商业银行审计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确定审计组长,调查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基本情况,获取商业银行的电子数据、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确定审计策略,制定审计方案(或审计实施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或执行审计通知书)并向商业银行提出书面承诺要求等。1、组成审计组为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审计机关应选择具有金融业务和审计业务素质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指定审计组长,来承担商业银行的审计任务。一、审计组的任务审计组是最基本的审计单位,直接承担具体审计事项的组织,向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负责。审计组具体任务包括:根据审计项目计划要求,开展审前调查;拟定审计方案(或审计实施方案);发送审计通知书(或执行审计通知书);具体实施审计检查,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评价;起草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商业银行的意见;按照审计机关要求,草拟审计意见书(或执行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或执行审计决定)代拟稿;督促审计决定(或执行审计决定)的落实和对审计资料进行立卷归档等。二、审计组长审计组实行审计组长或主审负责制。审计组长除对审计组上述工作全面负责外,还应负责复核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检查监督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协调审计中需要与被审计商业银行、贷款单位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交涉的事项,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考核评价审计组成员的工作业绩等。为确保审计组长能胜任其职责,审计组长应该具备如下条件:(一)具有较高的金融理论知识,熟悉商业银行业务及相关的金融法规;(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三)具有5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三、审计组成员由于商业银行审计的特殊性,在选派审计组人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大、业务复杂,因此,审计组成员应掌握金融和审计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金融法规,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会计核算。(二)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高,几乎所有的会计数据和资料都是电子的,因此,审计组成员中应有专业的计算机审计人员,从事商业银行电子数据的转换、分析和对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审计组其他成员也应具有相当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运用金融审计软件对商业银行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三)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审计组应尽量包括曾对该商业银行进行过审计的人员或以此类人员为主,这既可提高审计效率,又可以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还有利于检查督促以往审计决定的落实和了解审计意见的采纳情况。审计组成员的责任主要是在审计组长的领导下,按照审计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制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并如实全面地向审计组报告。审计组成员对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合规性负责。为控制审计风险,在组建审计组前,应对被审计的商业银行进行调查和分析,重点是分析该商业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风险的地区和部门,然后针对被审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有针对性选派审计人员,将有经验的高级审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审计人员派往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对风险较小的业务交给中初级审计人员承担。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组成审计组后,应对审计组成员按照审计方案中确定的审计内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二是有关金融法规的学习;三是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培训,重点是计算机知识和审计软件的操作培训。2、调查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基本情况是进行商业银行审计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制定审计方案前,审计人员应当进行审前调查,详细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业务经营、内部控制和管理情况,评价固有风险,明确审计重点。一、调查了解的主要内容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