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大灰狼该不该救》执教者:刘阳(一)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大灰狼是否该救的讨论,能大胆地辩论,对动物保护产生兴趣。2、思考大灰狼该不该救的理由,能独立思考,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知道狼是肉食动物,初步感知狼的行为习性和生态平衡的初浅知识。(二)活动准备1、幼儿对狼的行为习性有一定了解。2、资源包材料:教学挂图《大灰狼该不该救》;教学CD《大灰狼该不该救》;幼儿读物2《大灰狼该不该救》。3、“救”、“不救”的字卡。(三)活动过程1、观察教学挂图,感知情境,萌发兴趣。(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模拟狼的叫声,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是谁发出这样的叫声?你认为可能发生了什么事?(2)幼儿自主猜测、表达,教师视情回应。2、倾听教学CD,感知故事内容,分组展开讨论。(1)教师播放教学CD,幼儿带着问题边阅读边倾听故事。提问:故事说了什么?(2)教师:原来,是老狼掉进了陷阱在呼救,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表意见,并说出理由,教师视情回应。(3)问题讨论:要不要救老狼?为什么?幼儿根据各自的观点,分成救和不救两组,围绕问题畅谈想法,在小组内摆开自己的观点。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的想法。3、各组阐明观点,初步达成保持生态平衡的共识。(1)请各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在集体中阐明本方观点和理由,允许其他幼儿补充和反驳,提示幼儿注意文明礼貌。教师视情快速记录各组的理由。(2)教师作为参与讨论的一员,谈自己的想法:狼是肉食动物,但我们不能因为狼吃小动物而随便捕杀,这样会造成自然界生物链的断裂和生态的不平衡。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和它们和平共处。4、共同讨论营救老狼的适宜方式,将老狼放归丛林,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