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生长发育较旺盛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的改变较为冗杂,各器官的机能渐渐趋向成熟,脑力和体力活动更为频繁,思维活跃而灵敏,记忆力较强。此时的生长发育状况、学习效力、生活能力及抗病力、劳动效力、运动能力与养分卫生状况有着亲密的关系。为了解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对养分状况的影响,把握大学生各种养分素的摄入状况,引导其改良养分观念和膳食结构,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XXX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随机抽取XXX八一农垦大学、XXX石油学院、XXX医科大学XXX分校在校大学生400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72名,女生228名。调查对象以住校生为主,剔除调查期间及3个月内患急慢性疾病的学生。调查对象年龄在19~24岁之间,平均22岁。1.2方法调查方法采纳24h回顾法,为期3d,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前期采纳实地走访的方式,主要是实行进入学生寝室直接询问和观看的方法,并且有食物量化标准对饮食行为进行界定;后期采纳计算机膳食指导服务系统(CDGSS3.0)进行分析。数据的分析采纳SPSS10.0软件包进行。2结果2.1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大学生的膳食摄入以粮谷类为主食,男生摄入量到达合理摄入量的低限,女生摄入量为合理摄入量低限的89%,并均低于全国城乡居民的平均值。摄入的副食中,女生的蛋类摄入量接近合理摄入量,男生为合理摄入量的50%左右;大豆类仅到达合理摄入量的50%~70%,肉类、奶类、蔬菜水果类的摄入量仅到达理想摄入量的30%~60%。见表1。第1页2.2能量及各种养分素摄入状况男生多种养分素均能够满足需要,但总能量和Fe摄入量偏低,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64656237Ca、Zn、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摄入量缺乏;女生Ca、维生素A摄入量偏低,总能量、碳水化合物、Fe、Zn、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摄入量缺乏,其余养分素均能满足需要。出现这种结果与学生谷类摄入量偏少,食堂采纳精粉、精米,食物烹调方法不合理,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等提供缺乏有关。见表2。表1XXX市400名大学生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略)注:合理摄入值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1]推举的合理摄入范围。表2XXX市大学生膳食能量和各种养分素实际摄入量及占DRIs[2-3]的百分率(略)注:kcal=4.18kJ。2.3三餐能量养分素来源及安排男生早、中、晚3餐能量安排比为25.6%,37.3%和37.1%;女生为21.2%,38.6%和40.2%(中国养分学会推举的标准为30%,40%和30%)。在三大产能养分素供能比中,男女生的脂肪摄入量均缺乏,其供能比仅为18.6%和16.7%。2.4食物选择状况在调查中,多数学生把"食物口感'作为选择食物的首要因素,价格次之,食物养分价值仅居第3位。说明大学生的饮食养分选择与意识尚有较大的差距,一是主观上对养分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经济条件限制了学生的消费水平,即食堂里养分价值丰富的肉、蛋、奶类食物,其价格要高出一般食物,使学生尤其是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难以保持合理的养分搭配,这也是他们的膳食未能到达完全合理养分水平的主要缘由之一。3商量王忠[4]对XXX工艺美术学院367名在校大学生的膳食与养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满足需要;女生能量、碳水化合物和钙摄入缺乏,各种维生素摄入状况良好。王XXX[5]对三峡地区大学生进行膳食调查显示,学生的某些养分素严重缺乏。笔者调查发觉,与膳食养分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学生的钙、核黄素和维生素C摄入缺乏或严重缺乏,这可能与大学生主要摄取谷类食物、以及动物性食物和奶类等较少有关[6]。从养分素的食物来源看,来源于奶类的钙远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摄入量较高的蛋白质、铁和视黄醇的来源尚需改善,所以应特殊留意蔬菜、水果和奶类食物的摄取;女生应多摄入含血红素铁较高的食物,不能盲目自我限制养分素的摄入。调查中发觉,大学生早餐摄入的能量过少,晚餐摄入的能量过多,三餐能量比例不科学。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数量充分、养分丰富的早餐可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和留意力,是集中完成上午学习任务所必需的。早餐能量摄入量过少不能满足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