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VIP免费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_第1页
1/18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_第2页
2/18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_第3页
3/18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系统(innateimmunesystem)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体系,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固有免疫应答(innateimmuneresponse)是指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过程,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nonspecificimmunerespons)e。第一节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皮肤黏膜屏障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所组成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屏障是机体阻挡和抗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1.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定向摆动及黏膜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均,有助于清除黏膜表面的病原体。2.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汗液中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多种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抗菌肽和乳铁蛋白等),可形成抗御病原体感染的化学屏障。3.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可通过竞争结合上皮细胞、竞争吸收营养物质和分泌杀菌、抑菌物质等方式抗御病原体的感染。例如:唾液链球菌产生的H2O2可杀伤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大肠埃希菌产生的细菌素对某些厌氧菌和G+菌具有抑杀作用。临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和杀伤消化道正常菌群,导致耐药性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大量生长,可引发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性肠炎。(二)体内屏障病原体突破局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防御体系进入血液循环时,体内血脑屏障或血胎屏障可阻止病原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或胎儿体内,从而使机体重要器官或胎儿得到保护。1.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从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壁外覆盖的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其结构致密,能阻挡血液中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此屏障不妨碍母子间营养物质交换,但可防止母体内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妊。娠早期(3个月内)血胎屏障发育尚未完善,孕妇若感染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作用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Y6T细胞、B1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或有限多样性抗原识别受体对病原体及其感染细胞或衰老损伤和畸变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表位分子的识别结合,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抗肿瘤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效应过程。(一)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PRR)是指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膜表面、胞内器室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细胞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膜型PRR主要包括:①甘露糖受体(mannosereceptor,MR)能识别表达于细菌、真菌(如分枝杆菌、克雷伯菌、卡氏肺孢菌、酵母菌等)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膜②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可识别G-菌脂多糖、G+菌磷壁酸、衰老损伤细胞表面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凋亡细胞重要指标一一磷脂酰丝氨酸。③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家族包括11个成员,其中TLR1、2、4、5、6表达于细胞膜上,TLR3、7、8、9表达于胞内器室如内体/溶酶体膜上膜分泌型PRR存在于血清中,主要包括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C反应蛋白等急性期蛋白。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PAMP)是指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的特定分子。PAMP种类有限,在病原微生物中广泛分布而不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表面。因此固有免疫细胞可通过PRR对PAMP的识别,区别“自身”与“非己”,并对病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