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控制抗菌药使用指标为落实卫生部提出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控制指标(见表1),根据近几年来我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结果,特制定《临床科室控制抗菌药使用指标》,并针对各项指标制定了奖惩措施,请各相关科室认真贯彻执行,具体如下:表1: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指标使用强度(每百人医院品种住院门诊急诊天)综合医院二级3560%20%40%401。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指标1。1卫生部要求:住院抗菌药使用率(注射与口服、不包括外用、抗结核药,下同)≤30%;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使用一线抗菌药送检≥30%、使用二线抗菌药送检≥50%;使用三线抗菌药送检≥80%。1.2奖惩措施:住院抗菌药使用率每月药剂科统计报院感科,每超过1%,扣该医师50元,住院抗菌药使用率低于规定指标的1%,每个奖10元,奖惩按百分比类推.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数每月底检验科统计后报院感科,超额完成的部分每个奖10元,未完成定额任务的每个扣50元,使用抗菌药患者数不足但送检率达标不处罚。1。3各住院科室分解指标,见表2。微生物检验样本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衣原体培养及药敏、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沙门菌、志贺菌培养及鉴定、结核菌培养、痰找结核杆菌、结核菌涂片检查、霍乱弧菌培养、真菌涂片检查、淋球菌、阴道分泌物检查。原则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必须采集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采集时机必须在抗菌治疗前,对已用药而不能中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表2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指标编科室号123457811ICU儿科妇产科感染科康复科内科外科五官科(≤60%)≤60。0≤70。0≤50。0≤60。00。0≤50。0≤50.0≤60.0送检率≥30%≥30%≥30%≥30%0%≥30%≥30%≥30%1/4住院使用率用一线抗菌药用二线抗菌药送检率≥50%≥50%≥50%≥50%0%≥50%≥50%≥50%用三线抗菌药送检率100%100%100%100%0%100%100%100%平均每月送检例数1*944040193112合计要求*要求100%送检.60。0≤60≥30%≥30%≥50%≥50%100%100%261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指标2。1卫生部要求:门诊抗菌药使用率(注射与口服、不包括外用、抗结核药)门急诊科≤40%,门诊普通科室≤20%。2.2奖惩措施:门诊各科抗菌药使用率超过规定指标的每1%,扣该医师50元。门诊抗菌药使用率低于规定指标的1%,每个奖10元、奖惩按百分比类推。返聘医师一并奖惩。2。3各科分解指标,见表3.表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指标编号123科室及医师门急诊科—门诊医师门急诊科—儿科医师门急诊科一内一、二科医师门急诊科合计1234567门诊妇产科门诊口腔科门诊内科(专家)门诊外科门诊五官科门诊中医科皮肤科普通科室合计3.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项目卫生部有关要求奖惩措施抗菌药使用率(注射与口服)≤40.0≤50。0≤30.0≤40.0≤10。0≤20.0≤10。0≤20。0≤30.0≤5。0≤10。0≤20.02/4手术类型良性肿瘤切除术、甲状腺子宫摘除术、剖宫产术、根据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二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要求考评择期手术。次全切除术、乳腺手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骨折术后的内固定物取出术等。切口Ⅰ类切口甲级愈合Ⅱ切口甲级愈合出院带抗菌药,每份病历扣50元。抗菌药使用符合率*《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见附件抗菌药选用不符,每份病历扣50元。奖惩措施见门诊。未手术室开取并在使用或预防用药注明医嘱医师说明未注明“术前30分钟”、剖宫产未注明“扎脐后用"、“术中增加”、每处扣50元。抗菌药使用率手术室开取与使用≤30%-—术前1小时内开始使用,指抗菌药进入手术患者体内的时间至手术切皮时间。若将万古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用于预防,则为手术前2小时.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出血量超过1500ml者,术中应追加1剂。预防用抗菌药时限*≤24小时(Ⅰ类切口30%不用)≤72小时无感染指证超过规定使用时限,每次手术扣50元。4.抗菌药使用强度控制要求力争<40DDD。重点管理影响抗菌药使用强度的因素,加强如围手术期超规定时限使用抗菌药、二种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联合注射或口服、超说明书规定剂量上限使用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