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聂俊华)第一篇: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聂俊华)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编辑:聂俊华工作中,大家常常会将请示与报告混淆,有时候是因为“赶紧打个报告上去”、“写个购置设备的报告”等口语习惯的影响,有时是因为确实不太清楚两者的区别,今天在此作如下分析,大家可以参照、借鉴,希望能够有所帮助。1.内容要求不同。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目的是避免一文数事造成上级无法批复或因其中某项事久拖不决而影响其它事项的决议、决定;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因为报告属阅件,一文数事并不影响办文质量。2.标题写作不同。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xxxx关于xxxxx的请示,如“*公司关于购置办公设备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xxx关于xxxxxx的报告,如*公司关于福建市场开拓情况的报告。3.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等批复后再行办理;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主要是向上级汇报情况,便于上级及时了解或掌握。4.侧重点不同。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问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5.报送要求不同。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6.行文目的不同。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7.篇幅不同。请示的正文一般都比较简短,基本上为两段式,确实需要时可以辅助支撑性文件,但支撑性材料一般都是作为附件附属文后,不放在正文中;报告的正文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一文数事时,文内的层级要求清晰,第1页共12页符合逻辑。8.结束用语不同。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的形式,要求不得夹杂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9.处理结果不同。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第二篇:三局南方办事处——举办安全主体责任演讲——聂俊华中建三局南方办事处举办“安全主体责任”知识演讲本报广州讯(通讯员聂俊华)2011年6月10日上午9点,XX市外商大酒店4楼中国厅里时而安静幽缓,时而激情高昂,会场里坐满了来自中建三局属南方片区各单位的安全工作代表,布满了各单位关于安全主题教育宣传的展版,煞是热闹。原来,中建三局南方办事处正在此举办“安全主体责任”知识演讲活动。会上,十几名青年员工次第上台讲述他们对安全主体责任的认识、见解与分析,提出他们的真知卓识,宣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精妙之处、精彩之余赢来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会议评委还现场对各单位参赛代表的演讲水平及演讲作品内容进行了现场点评。该活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道出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意义与实质。投稿人单位:中建三局南方办事处投稿人姓名:聂俊华(13925155055)投稿人地址:XX市XX县区东风东路850号锦城大厦4楼中建三局南方公司办公室邮编510600第三篇: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聂华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安全生产技术部--聂华记得这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了,从我刚考上大学开始。每次阅读它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总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次公司又组织我们学习了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此书作者彼得〃德鲁克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第2页共12页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管理学是他一生主要的研究对象。此书是彼得〃德鲁克40多年前写的一本著作,但是书中的思想和观点,现在读起来也仍然让人感到那么实际有效,感觉对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整个的人生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对于管理者来说,对于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理念和实践指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这是德鲁克对管理者限定,无论是技术型的工作者,还是基层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