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读清华八年有感VIP免费

2024年读清华八年有感_第1页
1/4
2024年读清华八年有感_第2页
2/4
2024年读清华八年有感_第3页
3/4
读清华八年有感读《清华八年》有感最近在读梁实秋的散文,其中《清华八年》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教育者,一个最基础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我向来对有关教育的文字更加的关注。梁实秋进清华时应该在一九一七年,看看那时清华教育,再看看现在的教育,一对比之后竟然发现,时光虽已过去近百年,但是教育却一直没进步,甚至,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追求的教育理想,正是那时的清华教育现状。是时光跑得太快。容不下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还是,我们这个民族太过功利,让立国之本的教育被推搡到拐角,让它自生自灭,最终沾染满身势利。看此篇,才知清华的由来,心中说不出的滋味。“清华学校在那时候尚不大引人注意。学校的创立乃是由于民国纪元前四年美国看罗斯福总统决定退还庚子赔款半数制定用于教育用途,意思是好的,但是带着深刻的国耻的意味。所以这所学校的学制特殊,事实上是留美预备学校,不由教育部管理,校长由外交部派。每年招考学生的名额,按照各省分担的庚赔款的比例分配。”在那积贫积弱,倍受欺凌的时代,既有赔率又有割地,最后人家拿着你的钱让你办教育,再是一番怎样的好心,但那耻辱都已深刻在清华园上。梁公当初进去清华的复试,是由当时天津(当时直属省会)省长朱家宝亲自主持面试的,这让当今只喜应酬,溜须拍马的官员怎不汗颜。当时清华分高等科中等科两部分。刚入校的便是中等科的一年级生。中等四年,高等四年,毕业后送到美国去。中等科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娃,一下子离开父母,离家万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个厦门的孩子因语言不通,而孤独郁闷精神失常,整天用英语喊叫“我要回家”,而最终遣送回去。在信息不发达时求学,都是一件辛苦事,拷问的不仅仅是勤奋,还有诸多的综合能力。若放在今天,电话、信息、视频,已将万水千山化为零距离,减少思念的痛苦。当然,清华为了减轻学生们的思乡之苦,也采取了措施,规定每两周每位学生都必须写一份家信,就连家在北平,每周日都回家的梁公也必须为止。先看之,觉得清华过于死板,但后一想,这也是对两周生活学习的一次回望与思考,也很不错的。梁公的父第1页共4页亲认为这正是练习小楷的好机会,于是这些家信年终汇定成册,留作纪念。清华的常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每天早晨七点打起床钟,赴盥洗室,每人的手巾脸盆都有号码,赃了要罚;饭桌上,也有学号,缺席也是要罚,脸可以不洗,饭不可不吃;学生身上不许带钱,钱要存在学校银行,零用钱可以少于放在身上,但一角一分都要记账;洗澡次数也是有规定的,一星期不洗澡是要警告的,再不洗,公布名单,仍不洗,强制执行派员监视;最严重的是偷窃,一旦破获,立马开除,不管偷窃的东西有多小。这严格的管制只限于中等科学生,虽然看似过于严格,但是梁公认为“许多作人作事的道理,本来是应该在幼小的时候要认识的。许多自然主义的教育信仰者,以为儿童的个性应该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受了摧残后,便不得伸展自如。至少我个人觉得我的个性没有压抑以至于以后不能充分发展。我从来不相信树大自直”我还是非常赞成梁公的看法的,只要惩罚适当,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是有必要的。令人无奈的是,现今的教师也基本可以称上“弱势群体”或者谓“尴尬群体”,明知学生有错,都不敢正常的批评了,更何况惩罚。中国的教育,令人担忧。诸如以上的常规教育,已被社会、学校、家长忽略多年,近两年才慢慢拾起。纵然这样,更多人关注的依然是分数,家长要的,老师要的,准确说这是家长老师不得不要的。追根求源,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楚,改变此现状,看样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素质教育之滞后,两者之间种种矛盾与冲突,正气势汹汹地向我们横扫过来。有时想,我们是不是正在这转型期。这转型需要多少年。清华的课程安排也是很有特色的。上午的课如英文、作文、公民(美国公民)、数学、地理、历史(西洋史)、生物、物理、化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都一律是英语讲授,一律用美国出版的教科书;下午的课如国文、历史、地理、修身、哲学史、伦理学、修辞、中国文学史-----都一律用国语,用中国的教科书。这样的划分是要加强英语学习,使学生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读清华八年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