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系统解决方案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概述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改革委、综治办、公安厅(局)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对视频监控领域中资源信息的联网共享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重点的描述。移动终端的特征信息等同于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无线上网设备的唯一标识,只要移动终端开着无线网,探测设备就能侦测到该终端的特征信息,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这就是一种新型的侦查手段。对移动上网设备的特征采集,作为公安实战的线索跟踪补充,是拓宽公安机关涉案数据、犯罪嫌疑人或重点人员的信息维度,加强移动终端特征信息的安全监管、融合应用。(二)设计理念“一网双感知,多维多融合,拓展数据应用新思路”。在《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促进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推动集成应用”的明确意见,在未来大数据时代,城市安防建设已经不局限于视频图像大数据这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多维数据融合将成为一项重要的业务应用趋势。一网双感知——是指依托视频专网这一基础传输网络,建设集移动终端特征、第1页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系统解决方案现场视频、过车记录于一体的前端感知网,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移动终端特征资源的多维感知。多维多融合——是指挖掘移动终端特征数据与视频监控、车辆卡口等数据的碰撞融合,强化数据资源深度整合应用,提高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程度。拓展数据应用新思路——开展数据的深度挖掘、多维数据的碰撞是公安工作的趋势,也是切实提高大数据资源实战化的应用点。公安机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用数据应用新思路破解工作中的新题难题,保障社会的稳定、安全。(三)拓扑架构根据我市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的业务需求及应用定位,系统按市、区(县)两级设计,本级构建支持双网双系统。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系统主要由前端感知系统、特征大数据存储系统和终端特征大数据应用系统组成。前端感知系统是采集移动终端的特征和监控视频、卡口车辆信息,主要由单第2页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系统解决方案维特征采集设备、特征可视化一体机、卡口特征感知设备等不同类型的前端采集设备组成,前端设备把采集到的数据汇聚到采集服务器中;数据存储系统主要是接收数据采集服务器上报的终端特征数据,存储并提供调用接口;特征大数据应用系统是实现终端特征数据查询、统计、研判等相关业务功能,融合了视频接入系统的视频、车辆等数据进行碰撞,向用户提供括资源的检索、布控、融合等应用。(四)特色功能多维搜索:支持对终端特征ID、采集机具、虚拟身份三种类型,结合时间条件进行全部数据的秒级响应搜索,并对检索目标实现轨迹、历史热点、虚拟身份结果展示。同时检索的结果支持一键跳转再搜索,最大程度上挖掘有价值的案件信息,扩大线索范围。融合应用:系统支持多维数据的碰撞分析,包括区域碰撞、视频融合碰撞、卡口车辆碰撞等功能。根据时间、地点,可以在地图上框选或通过查看视频关联添加碰撞视频和特征信息,后台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研判,快速、准确的定位嫌疑目标。碰撞分析根据地图框选或视频关联目标进行处理,利用区域集合之间的交集或组合关系进行数据碰撞,通过数据碰撞分析出有效的数据结果。轨迹分析:系统支持对单个或多个指定目标,如终端特征ID、虚拟身份、车牌进行轨迹分析。输入条件,选择时间段,查询在该时间段内被机具采集到的轨迹路线。终端布控:系统支持对高危终端特征ID的多维度布控预警;可以选择终端特征ID和虚拟身份信息精确布控;布控后发现符合布控条件的目标时,将进行实时警报提示,便于公安人员快速进行涉案处理。第3页移动终端特征采集系统解决方案(五)核心产品1)高性能独立采集设备全向采集终端设备、热点全部信道的信息,探测范围支持全向模式,探测距离不小于300米,具备虚拟身份信息高采集率。支持PassivePoE,以太网线供电,IP67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