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汇报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以提高选任质量为重点,稳妥推进公推直选公推直选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也是党员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我区从落实群众的“四项权利”入手,将公推直选列入议事日程,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提高。(一)加强对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的后续制度管理一是实施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目标管理。在总结2004年××××镇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抓了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的目标管理,结合该镇实际和书记竞选时的承诺,制定了专门的目标责任书,并与区委分管领导、组织部长签订了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区委组织部和区目督办组成联合考察组,通过随机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多方了解班子运行情况,加强指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抓好公推直选党委书记述职评议。把衡量干部的“尺子”交给群众和普通党员,在今年年初和七月中旬,对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述职评议,进一步了解了公推直选党委书记任职情况、班子运行情况和群众的认可度。三是制定公推直选党委书记配套制度。围绕如何改进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管理和监督等问题,拟定了我区公推直选街镇(乡)党委书记决策质询、民主评议、管理考核等7个配套办法,明确规定街镇(乡)党委书记换届或缺额时必须经公推直选产生,注重对公推直选各个环节的跟踪,进一步强化了对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的后续管理。(二)积极做好公推直选党委书记扩大试点工作一是摸清底数作好方案。结合今年部门、街镇(乡)班子的补充交流调整,区委专门拿出西河、黄土、山泉、万兴等4个党委书记空缺的镇乡进行公推直选。目前,已在前期广泛走访调研、摸清党员底数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公推直选西河镇等4个镇乡党委书记的实施方案》。二是努力提高第1页共6页选任质量。在严把候选人素质关的基础上,对素质测评、考察调研、民主推荐等各个环节作了进一步完善,将区级领导和计经、农口、国土、城建等重要部门“一把手”作为提询组成员,采取现场提问的方式对竞选人员进行考核,有效确保了竞选人的质量。三是积极探索换届试点。为做好公推直选与乡镇换届的衔接,我们从中选择了1个乡镇进行换届试点,即由新当选的党委书记提名党委、政府班子组成员人员报区委审定,通过竞职演讲、民主推荐后,再分别提交党代会和人代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子成员。(三)全面推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公推直选一是探索实施全员公推直选。结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以村(社区)换届选举为契机,实施了以“民主推荐、直接选举、承诺就职”为主要内容的选举方式改革,对全区87个村和47个社区班子成员全部进行公推直选,把报名范围从本村扩大到了全区范围,切实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的推荐权和选举权交给了党员群众,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过去“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二是精心组织确保选举质量。围绕“选准人、选好人”这个核心,精心拟定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行办法》和《工作指导手册》,对选举过程中的报名参选、资格审查等重点环节一一作了规范要求。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始终坚持阳光操作,按时公布进展情况,随时倾听群众意见,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参与竞选,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构成发生了“二高一下降”的变化,即文化程度有了提高,全部达到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更占到了21%,致富带头人、企业业主、(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外出务工优秀人才的比例显著提高,平均年龄也较以前有所下降,仅为38.6岁。三是切实加强后续制度管理。为加强对公推直选后的村干部后续管理,我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公推直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试行办法》等7个配套办法,对新当选的班子成员如何规范工作了明确规定,对公推直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级班子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