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转化能用于工业生产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B.电解NaCl溶液制金属钠C.二氧化碳和烧碱反应制纯碱D.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漂白粉答案:D【详解】A.工业制氯化钠是用海水晒制而得,不是用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这样成本太高,故A错误;B.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阴极上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得不到金属钠,应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备金属钠,故B错误;C.氢氧化钠成本高,不适宜工业生产,工业上用饱和食盐水和氨气、二氧化碳制备纯碱,故C错误;D.工业制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故D正确;故选D。2.某新型“纸”电池以碳纳米管和活泼金属锂作为两电极,造纸用的纤维素在一种离子液体M中溶解并做成隔离膜,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xLi+C(碳纳米管)放电充电Lix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Li+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充电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放电时负极为碳纳米管,正极为锂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e-=Li+答案:D【详解】A.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Li+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原电池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B错误;C.放电时锂失去电子,因此放电时负极为锂,正极为碳纳米管,故C错误;D.放电时锂失去电子,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e-=Li+,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答案:D【详解】A.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右边Fe溶解,质量减轻,左边Cu2+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Cu表面,质量增加,所以A端低,B端高,A不正确;B.杠杆为绝缘体时,Cu与电解质不反应,质量不变,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附着在Fe表面,质量增加,所以A端高B端低,B不正确;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C不正确;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左端质量不变右端质量增加,所以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左端生成Cu右端溶解,所以A端低,B端高,D正确;故选D。4.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列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B.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C.氢氧燃料电池的电子运动方向为: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负极,形成闭合回路D.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答案:B【详解】A.反应热ΔH=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少的反应,ΔS<0,由反应能自发进行可得ΔH—TΔS<0,则ΔH<0,故B正确;C.电子只能在外电路上移动,不能通过内电路移动,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02×1023,故D错误;故选B。5.关于图中各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图①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a电极可以用铁电极B.用图①装置在铁钉上镀铜,电解质溶液一定要用铜盐溶液C.图②装置中,理论上,每转移0.2mol电子,两电极质量差为6.5gD.图③装置中保护钢闸门的辅助电极一定要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铁前面的金属答案:B【详解】A.根据图中电流流动方向分析,a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阴极;若a电极用铁电极,则在此极失电子的是铁,极反应式为:Fe-2e-=Fe2+,氯离子不能在此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用图①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得不到氯气,故A错误;B.用图①装置在铁钉上镀铜,金属铁做阴极,铜做阳极,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才可以实现电镀目的,故B正确;C.图②装置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