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动能定理是本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导这一定理时,由一个恒力做功使物体的动能变化,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然后逐步扩大几个力做功和变力做功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这个梯度是很大的,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动能定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物体动能的变化与那些力做功相对应。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的符号和表达式和符号,理解动能的概念,利用动能定义式进行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表述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3、深化性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含义,区别共点力作用与多物理过程下动能定理的表述(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学公式推导动能定理2、理解恒力作用下牛顿运动定律与动能定理处理问题的异同点,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物理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表述的关系,学会用数学语言推理的简洁美。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会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与适用范围,会利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问题。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通过上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功与速度变化的平方成正比。问:动能具体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二)动能表达式的推导1、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所以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2、例;有一质量为的物体以初速度V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受到的拉力为F,经过位移为X后速度变为V2.。根据以上,可以列出的表达式:3、动能1.定义:—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9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述:;3•理解⑴状态物理量f能量状态;f机械运动状态;⑵标量性:大小,无负值;(三)动能定理1、表达式:2、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该变量。3、理解:1)若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W?0,则物体动能增加。2)若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W?0,则物体动能减小。四、例题解析:例1质量为8g子弹以4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厚为5cm的木板,射出后的速度为100m/s,求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以及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解:子弹射入木板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互相抵消,在水平方向受到阻力为Ff,如图所示。根据动能定理得五、方法归纳: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力所做的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4)求解方程、分析结果。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2.熟练计算物体的动能。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动能和动能定理理的演绎推理,使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科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教学重点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1.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2.会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传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200多年)阿基米德曾经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投石机,它能将石块不断抛向空中,利用石块坠落时的动能,打得敌军头破血流。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了提高这种装置的杀伤力,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来进一步改进?学习了本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就能够理解这种装置的应用原理。二、新课教学(一)动能的表达式教师活动:大屏幕投影问题,可设计如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