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管图集篇一: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⑴雨水斗:雨水斗应满足最大限度地迅速排除屋面雨雪水的要求,排泄雨水时最小限度的掺气,并能拦截粗大杂质。分铸铁浇铸的65型和钢板焊制的79型两种晒台、屋顶花园等供人们活动的屋面上,宜采用平篦式雨水斗。布置雨水斗时,应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排水分水线,否则应在该缝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当两个雨水斗连接在同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伸缩接头,并保护密封。在防火墙外设置雨水斗时,应在防火墙的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在寒冷地区,雨水斗应尽量布置在受室内温度影响的屋面及雪水易融化的天沟范围内,雨水立管应布置在室内。雨水斗的间距一般采用12~24m•天沟的坡度可采用0.003~0.006•接入同一根立管的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应相同,当雨水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最大设计泄流量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同一立管或悬吊管内。多斗雨水排水系统宜对立管作对称布置,并不得在立管顶端设置雨水斗。雨水斗与屋面连接处必须做好防水处理。雨水斗的出水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00血•设在阳台、窗井很小汇水面积处的雨水斗可采用50mm.⑵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雨水斗短管的管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承重结构上。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⑶悬吊管当厂房内地下有大量机器设备基础和各种管线或其他生产工艺要求不允许雨水检查井冒水时,不能设置埋地横管,必须采用悬吊在屋架下的雨水管,悬吊管可直接将雨水经立管输送至室外的检查井及排水管道。当采有多斗悬吊管时,一根悬吊管上设置的雨水斗不得多于4个。其管径不得小于其雨水斗连接管管径,与雨水立管连接的悬吊管,不宜多于两根。为满足水力条件及便于经常的维修清通,需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在悬吊管的端头及长度超过15m的悬吊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检查口间距不得大于20m,其位置应靠近墙柱。悬吊管一般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在可能受到振动和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接口,外刷防腐漆。⑷立管立管接纳悬吊管或雨水斗的水流。埋设于地下的一段排出管将立管引来的雨水送到地下管道中去。管材一般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在管道可能受到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钢管,接口要焊接。沿墙、柱明装或暗装于墙槽或管井内,但要设检查口,并在其处设检修门。检查口中心至地面的距离宜为1・0m・立管的下端宜采用两个45或大曲率半径的90弯头接入排出管。当管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悬吊管时,其管径不得小于最大一个悬吊管的管径。⑸排出管排出管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的管径。排出管管材宜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当排出管穿越地下室墙壁时,应采取防水措施。⑹埋地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或带釉的陶土管。对于建筑内部地面不允许设置检查井的建筑物,可采用悬吊管直接排出室外。埋地管不得穿越设备基础及可能受水而发生危害的地下构筑物。其坡度按工业废水管道坡度的规定执行,并且不应小于0.003.封闭系统的埋地管道,应保证严密、不漏水。敞开系统的埋地管道起点检查井内,不宜接入生产废水排水管。埋地雨水管道可采用非金属管,但立管至检查井的管段宜采用铸铁管。雨水封闭系统埋地管在靠近立管处,应设水平检查口。⑺检查井(口)封闭系统埋地管道交叉处或长度超过30m时,应设水平检查口,并应设检查口井。【篇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_gb50015-2010(附条文说明,详细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适应了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建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产品的各专业。一些新的建筑思想和理念也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专业中体现出来。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在建筑技术的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