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遇到一个难题,同学们愿不愿帮我想个办法?…是这样的:我有个学生,他总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考什么清华、北大,学不学无所谓。我很想好好跟他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其实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孙权劝学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作家作品吕蒙卿当涂邪(通假字,“耶”)涉猎即méngqīngtúdāngyéshèjí谓孰若涉猎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检查预习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的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并现身说法,语重心长。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揣摩品味揣摩品味(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2)吕蒙读书学习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3)畅谈你眼中的三位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探究质疑综合探究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劝学就学论议结友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朗读背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延伸拓展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能力训练2、小练笔(任选一题)(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以《方仲永历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1、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进行课本剧表演。启示感悟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