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画风武宣县二塘镇中心校覃柳丽学情分析: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肯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教学中应尽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乐读、乐思、乐学、乐说、乐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体验,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7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风与事物的联系,遇事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教学难点: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遇事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启发、讨论、小组合作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生字卡、插图、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激发学生情趣。1、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老师说个谜你们来猜一猜好吗?(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2、指名学生回答。3、教师(板书:画风)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理解的字,可以请教你身边的小老师。2、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3、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4、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湿—显5、写字指导:(1)正确书写: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2)美观书写:观察结构特点: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比较借鉴:乌—鸟丹—舟涛—寿陈—冻示范:“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画好吗?看谁画得棒。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你能读懂什么?指名说。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黑板上的字认识它吗?(齐读)你会唱带有风字的歌曲吗?你知道关于风的谜语吗?你还知道哪些是带有风字的成语或诗句?(指名说)2、你见过风吗?简单说一说,一起去感受风。3、板书课题(齐读)二、复习巩固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好朋友一起去认识他们吧,出示图片说出他们的名字。2、去掉拼音再读一遍。3、检查学习字、词情况。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朗读感悟,深入了解1、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小组展示读书。3、下面的同学做评委,评一评他们读得怎样。(教师指导朗读)4、分角色读书。四、学习探究,发挥想象1、风能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三位聪明的小朋友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课件出示三幅图给图配上文字。3、指导学生朗读画风的句子。4、你喜欢文中的三个孩子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5、你能把风画出来吗?你打算怎样画风?6、动手画风。7、展示。5、总结6、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