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设计德阳市实验小学陈绍娟《太阳》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0单元的第2首儿歌根据教材和一年级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本课的第一课时,具体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一、引入巧用故事激趣,揭示课题。针对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这一问一下子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当听说要听一个神话故事时,马上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兴趣。这时,老师使用多媒体演示后羿射日的画面,在背景的衬托下绘声绘色的讲述《后羿射日》,同学们在故事中知道了现在天上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太阳有什么作用。使同学们对太阳有了想进一步了解的愿望,进而自然引入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就叫:太阳。黑板上马上出示提前画好的红红的太阳射出万道金光以及其中的太阳二字,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二、听中感悟,练中进步,评中提高,多种形式让同学们熟读课文。《太阳》这篇课文的朗读节奏不好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读课文中设计了一下几个步骤:1、多媒体出示课文画面,听课文录音,引导同学们把感觉器官运动起来,边听边感悟课文的节奏。2、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练读,不认识的字互相教读,共同进步。3、请同学读,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读者投入,听者认真,通过小评委客观的带鼓励的评价,使全班同学懂得了怎样才算读好了一篇课文。4、全班读。这样让同学们一步一步地读熟课文。三、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引导同学们合作学习,突破识字教学重、难点。这一课有13个生字需要同学们认识,怎样引导同学们主动认识这些生字呢?我首先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告诉同学们有13个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可它们都藏在课文里边和小朋友捉迷藏呢,一听说“捉迷藏”,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接着我告诉同学们分学习小组学习生字,并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大家共同努力迅速在书上把生字朋友找出来圈好,看哪个小组圈得最快;第二个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读课文,认读生字卡片,互相纠正发音,认识生字。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圈生字行动快,认生字效率高。在听读汉字的基础上,我再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请同学认读,平舌音、翘舌音读得不准的,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并纠正了。老师又请一名小老师指着字朋友带领全班再读生字,小老师教得很投入,下面的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最后,我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巩固这些生字,请同学抢读生字,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这样,同学们在积极快乐的参与中,学得主动,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以读生情,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太阳》这篇课文短短五句话,描绘了太阳从大海、草原、山村森林升起的情景,非常的美丽,表达了人们对太阳的喜爱、赞美之情。如何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知其中的美丽情景,我设计了让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喜爱哪句话,把主动权交给同学们。当同学们读到自己最喜爱的那句话时,马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之相应的画面,老师再深情地介绍画面。课中,随着一幅幅奇妙的画面,同学们来到大海边,看着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染红了天上的云彩,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太阳一下子跳出海面,蓝蓝的海水洒满了金光;来到绿绿的草原上,看到太阳从草丛里露出了红红的笑脸,草儿更绿了,花儿更美了,牛羊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自在地散步;来到宁静的山村里,看到雄鸡喔喔地啼叫,唤醒了美梦中的人们,太阳出来了,山村更美了;来到了茂密的森林里,看到鸟儿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儿迎接太阳公公的到来;来到了首都北京,看到阳光下的天安门城楼更加雄伟壮丽了天安门广场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美丽极了。这样,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爱,使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领略了太阳出来大自然的美妙,当同学们再读课文时,读得声情并茂,读出了对太阳美的赞歌。五、拓展练习,培养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同学们学了《太阳》这一课后,对太阳有了一定的认识,怎样让同学们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太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呢?课前,我请同学们画了自己心中最美最喜欢的太阳,培养同学们的想象能力;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比如说儿歌、谜语、小知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