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智慧=幸福的班主任一、爱是一种行动的感染---以心交心,解开学生的心结。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为此,我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抓住点滴小事感染学生。气温突降,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以防感冒,放学时真诚地说一声“注意安全”,学生生病了,及时递上一杯热水。时间一长,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的变化,很多学生慢慢的也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例如: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值日生生病了,我就看见其他同学主动帮他把地拖了,把垃圾倒了,把黑板擦了。一个学生学习有困难了,周围的同学也会伸出援助之手。而当我感冒不舒服的时候,总会有学生悄悄地说一句:“老师,保重身体!”……我相信,爱是可以传染的。很多时候,你不用1刻意地去说什么。你用真心和真诚去播种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爱的回报。确实,我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班级,一个处处淌洋着爱心的班级。二、爱是一种美丽的惩罚---创新制度,惩戒中也有爱。当学生成绩下降的时候,当学生在班级违反纪律的时候,我都会让他们自己想出惩罚的措施,所以我们班级的惩罚五花八门,有打扫老师办公室的,有擦黑板的,有背课文的……我愿意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是无视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我觉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因此并非所有的惩罚都需要暴风骤雨式的狂轰烂炸。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良苦用心换来的是学生的冷漠,他们甚至及其抵触,其实想想,他们抵触的不是我们教育的内容,而是我们教育的形式。因此,面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我变换了方式,让惩罚美丽一点,这样更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了迟到的一位同学——罗某,这位学生平时比较反叛。我就问了一句“为什么迟到了?”结果罗某兴冲冲地说:“迟到了又怎么样?你能把我怎么样?”然后一把推开我,冲进了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当时我觉得好像蒙受了奇耻大辱。但并未丧失理智,转身走进办公室拿了自己的一些早点,下课时送到罗某的身边,说:“我知道你今天因为迟到肯定没有吃早饭,这是我给你的早餐。吃吧,不要把身子饿坏了。”这时,全班同学都看2着我们,罗某也有点不好意思,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感激和懊悔。从此次之后,我发现这位学生改变了很多,上课也认真了,跟同学相处也越来越融洽了。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三、爱是一种呵护---美丽心灵,呵护她的成长。作为一个正在寻求知识,走在人生旅途上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由于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灵活处事的能力不强,其内心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左右,有的甚至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作为一名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精心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在这方面,我做了很多尝试,掌握了一些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一次,我发现班里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一段时间变得更郁郁寡欢。这个同学平时很少能问出话来,和她谈话根本行3不通。有一次,我看完她的家庭作业,在批语后面写了这么几句话:“好些日子没有看到你的笑脸了,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能和我说说吗?请把我当成你的朋友。”第二天,她的作业本交上来,我发现了这么几句话:“老师,不,朋友,你是第一个和我说知心话的老师,我感动极了。但是我把秘密告诉你,你能保证不向人说吗?”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纸上交流。我很快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她的奶奶、小姨也整天掺和在里面,没人搭理她,她既担心又心烦,甚至觉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