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1《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VIP免费

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1《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1页
1/3
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1《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2页
2/3
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1《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3页
3/3
从“天圆地方”说起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难点:制作地球模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二、表达与交流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出示教学课件: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三、观察与提问: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换意见。四、搜集资料。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五、巧手小制作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出示制作提示:a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六、展示与评价: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谁制作的模型最棒。七、教学反馈: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1《从“天圆地方”说起》教案 大象版-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