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最早种植水稻、享用过米饭的古人类,就该去()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浙江河姆渡村3.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A.黄帝B.尧C.舜D.禹4.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期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5.小明同学计划周末到如图所示世界文化遗产参观,她应该到哪个地方去()A.河南洛阳B.河北邯郸C.河南安阳D.河北平乡6.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周天子势力不断扩大B.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C.封建制度逐步瓦解D.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7.《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8.如图所示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的修建者是()A.禹B.李冰C.商鞅D.刘秀9.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仁”和“礼”D.实行“法治”10.为了安定北边,秦始皇采取积极的防御的策略,他让蒙恬修筑西起临姚,东到辽东的城防。婉蜒万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A.灵渠B.大运河C.都江堰D.万里长城11.中国银行行徽(如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如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商朝12.如图反映的是秦始皇施行的哪项政策()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统一度量衡D.统一道路的宽窄13.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囵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治安混乱B.刑罚严酷C.社会安定D.人口众多14.2014年安徽省民政厅下发名为《关于同意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更名为大泽乡镇的批复》的文件,正式恢复大泽乡地名。大泽乡,历史地名,这里曾发生()A.焚书坑儒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国人暴动1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B.光武帝C.孝文帝D.汉武帝16.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17.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地区(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设置西域都护C.丝绸之路开辟D.班超经营西域18.“口口口”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口口口”的名字应是()A.司马迁B.张仲景C.贾思勰D.郦道元19.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东汉末年史实的是()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三顾茅庐20.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