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四川专用通史版)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考纲要求](1)科技成就。(2)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及其世界意义1.纸的发明4.印刷术的进步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1.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则重视不够。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史料一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史料二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项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解读史料表明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发达,领先世界潮流。史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解读史料表明科技的发展及作用深受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影响。史料四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姓名成就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欧洲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1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读(1)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仍以应用技术为主,属经验总结型传统科技,成果众多。(2)此时西方科技多为实验、逻辑推理型的近代科技,集中于天文、物理两大领域。(3)上表说明中国传统科技发达,但在近代科技方面已落后于西欧。史论1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因素(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史论2古代中国农耕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比较(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3)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4)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5)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西方近代科技则集中于近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1.(2013·重庆高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C解析“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的植物纤维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北宋时期,故D项错误。2.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A.耕作B.采矿C.铸造D.炼丹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的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了火药,故选D项。3.(2012·上海高考)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化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2答案A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