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四川专用通史版)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考纲要求](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2.标志(导火线):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4.影响[思维导图]世界经济大危机史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史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解读史料反映的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及银行信贷、分期付款等金融现象存在的现实,为经济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史料三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解读史料表明了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史论1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并未摆脱“自由放任”的旧模式。1史论2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答案D解析胡佛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辅助富人和大公司摆脱经济危机,故选D项。罗斯福新政则侧重救济穷人,前者的干预是有限的,后者的干预面较广,故A、B、C三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2.(2013·海南高考)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答案A解析“1929年”是关键信息,正是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时代,B、D两项与国民收入大增的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20世纪初已实现,只有A项内容与经济危机联系密切,故选A。3.(2013·天津高考)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美国汽车产量在1929~1933年间发生巨大变化,该时期正好是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下降。2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经济危机的理解。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故选C。5.2013年以来中欧贸易战不断升级,涉及光伏产品、葡萄酒、不锈钢等多领域,影响到双方几十万人就业,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反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呼吁双方应以史为鉴。下列最能集中反映贸易保护主义危害的是()A.20世纪30年代各国推行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