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合专题线索中国外交发展的三大阶段时期国内外形势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视、孤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定了“一边倒”等方针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崛起;美苏争霸的形势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1横向链接列表法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建交热潮及其原因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表现先是同苏联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继而同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建交。到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荷兰、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再次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原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同时采取了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方针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有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的推动例1独立自主的外交——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外交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在发展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时,坚持平等的原则,不会为了获得帝国主义的承认而无原则地妥协,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故A符合题意。例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谈起过“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历史充分证明()①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完全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友好的关系②只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能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要坚持多边合作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维持正常的国际法律秩序具有重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2解析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例3“求同存异”——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的外交思想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11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他(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以下对周恩来的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日内瓦会议,发挥积极作用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D.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答案D例4新时期的外交——加强国际合作精神[某时期国际战略格局被形象地概括为:“一个村子、两家姓、三大力量、四种人”。(注:“两家姓”是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东西对垒;“三大力量”是说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亚非等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