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合专题线索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阶段①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财富为主要手段的早期阶段;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拓展。②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中期阶段;中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阶段,使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3)评价①破坏性:给殖民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造成当地社会的混乱、文明序列的断裂、经1济的倒退。②建设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入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带去了历史发展的活力,刺激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横向链接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学习西方发展至制度层面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风俗观念近代化例1新航路的开辟——文明的连线“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该言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使美洲融入了世界,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是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②④正确。这一评价从文明的交流和演进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并没有夸大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①不正确;这一评价并非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故③不正确。因此选B项。例2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2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应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为了传播天主教。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例3工业革命——科技改变世界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A.垄断组织的产生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C.工厂制度的产生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答案C解析通过对题干材料中“18世纪”“欧洲”“纺织机器……交通工具”等时空概念及标签性成果的分析,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工厂的大批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错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导致的结果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与人口集中无关,故排除B项;D项“传统精密制造业”与材料所强调的新兴行业不符,故错误。例4“工业文明”——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