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教学课题专题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单元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节题第二课时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等的涵义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认识影响共价键键能的主要因素,分析化学键的极性强弱,把握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微观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共价键的形成,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等的涵义教学方法探究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基础知识】1、在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共价键得键能。2、反应热为断开旧化学键(拆开反应物→原子)所需要与形成新化学键(原子重新组合成反应生成物)差值。旧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反应为反应。【知识要点】二、共价键的键能1.键能的定义:2.键长:两原子核间的平均间距键能大小与键长长短的关系:键能越大,键长越短键能大小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键角:键角反映了分子的空间结构,可帮助我们认识分子的形状和判断分子的极性讨论后口答气态原子时所需能量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二.利用键能计算化学反应中的ΔH用心爱心专心1教学过程(1)反应热应该为断开旧化学键(拆开反应物→原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原子重新组合成反应生成物)所放出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2)由于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故规定△H为“—”,则由键能求反应热的公式为△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提醒:反应热△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放热反应的△H为“—”,△H<0;吸热反应的△H为“+”,△H>0。(4)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强弱决定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典型例题]1.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单位:kJ/mol)共价键H-HCl-ClBr-BrH-ClH-I键能436247193431299共价键I-IN≡NH-OH-N键能151946463391(1)把1molCl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填“吸收”或“放出”)kJ能量。(2)由表中所列化学键所形成的分子中,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3)试通过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2(g)+Cl2(g)=2HCl(g)[说明](1)考察的是键能的定义;(2)在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比较这些共价键键能的数值可知,N≡N键的键能最大,I-I键的键能最小,所以N2分子最稳定,I2分子最不稳定;氯化铝(正好与上面相反)单位和含义(1)吸收,247;(2)N2I2;(3)79kJ/mol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用心爱心专心2教学过程3)在反应H2(g)+Cl2(g)=2HCl(g)中,有1molH—H键和1molCl—Cl键断裂,共吸收能量436+247=683kJ,形成2molH—Cl键共放出能量431×2=862kJ。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862-683=79kJ/mol。[小结]认识影响共价键键能的主要因素,分析化学键的极性强弱,把握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内在联系A板书计划一、共价键的键能1.键能的定义:2.键长:两原子核间的平均间距二.利用键能计算化学反应中的ΔHΔH=E(反应物)-E(生成物)用心爱心专心3[课堂练习]1.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A.H2SB.H2OC.NH3D.CH4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所断裂的共价键中,仅仅断裂s键的是()A.N2+3H22NH3B.2C2H2+5O22H2O+4CO2↑C.Cl2+H22HClD.C2H4+H2C2H6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价分子中键能越大,一定分子越稳定B.失去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4.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