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把握内在联系用课本习题的结论解题初学三角函数,不少同学感到比较困难,不知从何下手。若认真分析课本中的习题,就会发现有许多考题或与习题相似,或经习题改编,或是习题的应用,只有牢牢把握习题中的内在联系,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以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下)第42页第15题为例,说明其应用。结论若,则(*)一、在课本中的再现例1求证:解析:此题同(*)式有惊人的相似。由,符合三个角的和为nπ,这里n=0。根据(*)式,显然成立二、在课本中的推广应用例2已知,求证:解析:直接由,可得,整理得若对照(*)式构造三个角的和为π那么所以,即,整理得注:若,则;若,则容易证得,同学们不妨试一试。例3如下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且BD:DC:AD=2:3:6,求∠BAC的度数。用心爱心专心解析:由,即满足(*)式,而,,则所以,即因A是三角形的内角,故注:本题运用(*)式的结论简单明了,极易理解,难题不难了。三、在考题中的应用例4求的值。解析:出现20°、40°,若加上120°,即满足三个角的和为180°。由,所以,即例5在△ABC中,已知A、B、C成等差数列,求的值。解析:由A、B、C成等差数列,得B=60°,则,所以,即例6已知△ABC,,求B的取值范围。解析:由,则由则△ABC是锐角三角形,且因而所以因B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所以。编者点评:课本中的习题和例题内涵较丰富,每年高考有不少题都是经习题和例题改编而来的,所以认真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学会对习题进行变化,并会应用习题中某些有用的结论,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练一练已知,求。答案:(提示:易知,由,用心爱心专心那么,则就可求和解得)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