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聚集状态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固、气、液三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道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决定物质体积的基本因素,并能用其解释一些事实与现象;(3)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符号、单位并能用公式n==V/Vm在气体物质体积与摩尔数之间进行转化,进行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有序审题、思维准确、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查找资料、数据的良好习惯,以及自学能力、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3、情感目标:渗透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指导学生体验科学学习的探究过程,并逐步形成自己认识问题的科学世界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微观粒子构成的。当大量微观粒子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相互聚集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时,就叫做“物质的一种状态”,简称为物态。【提问】那么我们已知的物质有哪几种常见状态?【指导阅读】P9“你知道吗?”中的内容,分析问题,并从书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问】你发现表1-3中有关固、液、气三态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描述有哪些是相同的?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指导阅读】P9“交流与讨论”中的内容,思考提出的问题,并根据表1-4中已有的数据,将表格补充完整,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观察规律。【提问】影响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可能有哪些?【设问】1、100个足球与50个足球谁占的体积大?倾听初步理解物质聚集状态的概念,回忆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是常见的三态。阅读分析所提供的资料,分析思考问题,主动找寻答案,并归纳总结。分组讨论,思考,归纳:1、固态、液态微粒间的空隙较小,几乎不能被压缩。2、液态、气态微粒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结论: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物质性质的不同,即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迅速完成表格,阅读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材料,对比共同点与不同点,归纳结论。相同条件下:1、1mol不同物质在固、液、气态所具有的体积各不相同。2、气态时,不同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大致相同。小组讨论,统一认识1、决定固、液、气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粒子用心爱心专心2、50个足球与50个乒乓球都紧密堆积,哪一堆球所占的体积大?3、球的数目都是50个,且球与球都间隔1米,在操场上均匀分布,足球与乒乓球哪个所占的总体积更大?【幻灯演示】固、液、气分子间平均距离的比较。【提问】影响气态物质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因素有哪些?它们的变化对分子间距离产生哪些影响?【幻灯演示】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讲解】从表1-4中看出,三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且物质的量也相同时具有近似的体积。而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之间的距离,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又与外界的温度、压强有关,所以,当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近似相等。即可以得出结论: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任何具有相同微粒数的气体都具有近似相同的体积。【设问】将温度、压强具体化规定:温度273K,压强101kPa——标准状况(SPT),则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引入】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基本相同,可以采用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用符号Vm表示,常用单位为L·mol-1或m3·mol-1。那么,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1,即Vm≈22.4L·mol-1。【投影】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A.标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B.l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C.lmol氖气和lmol氧气体积相同D.标准状况下,lmol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任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的平均距离。2、决定固体、液体体积的主要微观因素为粒子大小;3、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微观因素为粒子间的平均距离;讨论、归纳1、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距离越大,体积越大;2、压强越大,气体分子间距离越小,体积越小;思考,将表1-4中数据归纳,将一般规律具体化: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22.4L。思考、判断讨论归纳:应用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1)22.4L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因此在非标准状况时一般不使用22.4L·mol-1。用心爱心专心意比)的体积约为22.4LE.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