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第1页共163页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依次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方句中用来比方的事物与被比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相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方句中用来比方的事物与被比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第2页共163页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2、初步相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内容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第3页共163页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三顾茅庐》。(板书课题)简洁介绍自己知道的人名和故事。齐读课题。第4页共163页联系旧知导出课文引发学生研读爱好。二、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老师巡察,刚好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检查自读状况。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第5页共163页检查字形驾驭状况。按要求自读课文。分段读课文。茅:与“矛”比较。统:与“流”比较。宜:与“宣”比较。沟通词语的意思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明确提出自读要求,使得学生学习有目的,思索有方向。比较和沟通中深化字词的理解,为理解课文做铺垫。第6页共163页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放录音范读全文。问: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协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后,兴奋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听录音,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第四自然段,加以体会,理解“茅塞顿开”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敬重人才、探讨: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第7页共163页到了刘备什么样的品质?四、作业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建立统一祖国的大业。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件往事,还感谢万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出示《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第8页共163页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听老师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对学生要求不必过高,能听懂多少是多少,这样能削减学生压力使得学生能畅所欲言。二、细读课文问: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第9页共163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为什么呢?组织沟通。出示: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敬重人才……”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出示: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叮嘱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尊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引导比较:(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和(“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第10页共163页小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他怒斥张飞、三顾茅庐。还有半里路就早早下马步行,在房门外恭候多时,快步走进草堂和诸葛亮见面……刘备渴望得到诸葛亮这个贤才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这就叫“求贤若渴”。探讨: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意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其中的句子或词语来回答。(诚意诚意)默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