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贵州新⾼考改⾰⽅案最新公布从2021年秋季⼊学的⾼⼀年级学⽣开始实施改⾰,到2024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校考试招⽣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的⾼校考试招⽣体制机制;实现学⽣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2022贵州新⾼考改⾰⽅案主要任务和措施(⼀)完善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制度1.考试类型。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统称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中学⽣毕业和普通⾼中同等学⼒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考⽣普通⾼等学校招⽣录取时的重要依据之⼀。2.考试科⽬。合格性考试科⽬包括国家普通⾼中课程⽅案规定的语⽂、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学、体育与健康、⾳乐、美术、通⽤技术、信息技术14门科⽬。同时,物理、化学、⽣物学、通⽤技术4门合格性考试另设实验技能操作测试,实验技能操作测试成绩计⼊学⽣综合素质评价。选择性考试科⽬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学6门。学⽣根据普通⾼等学校相关专业对选考科⽬的要求,结合⾃⾝兴趣特长,在6门科⽬中选择3门作为选择性考试科⽬。选择性考试科⽬遵循“1+2”原则,在物理和历史学科中⾸选1门科⽬参加考试;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4门学科中再选2门科⽬参加考试。3.考试内容。学业⽔平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中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其中,合格性考试科⽬内容为普通⾼中课程⽅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科⽬内容为普通⾼中课程⽅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4.考试对象。普通⾼中在校学⽣应参加合格性考试;已获得⾼中阶段及以上学校毕业证的考⽣,不参加合格性考试,其合格性考试成绩直接认定为合格。选择性考试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校招⽣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校招⽣考试的⼈员。5.考试组织。合格性考试的语⽂、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学、信息技术10门学科由省统⼀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和划定合格标准。体育与健康、⾳乐、美术、通⽤技术4门学科及物理、化学、⽣物学、通⽤技术学科的实验技能操作测试由省统⼀制定标准,各市(州)⾃⾏组织实施,成绩⼀并计⼊学⽣综合素质档案。选择性考试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学6门学科由省统⼀命题、考试、阅卷和评定成绩。6.考试安排。合格性考试的语⽂、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学9门学科实⾏闭卷笔试,每学年统⼀组织2次;信息技术学科采⽤计算机⽆纸化⽅式考试,每年组织1次。⾼⼀年级学⽣可报考历史、地理、物理、⽣物学4个学科的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年级学⽣可报考剩余学科的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安排按《贵州省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实施办法》规定执⾏。物理、化学、⽣物学、通⽤技术学科的实验技能操作以及体育与健康、⾳乐、美术、通⽤技术的合格性考试时间,由各市(州)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选择性考试科⽬每年组织1次,原则上与当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时间有序衔接。7.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形式呈现。选择性考试中,⾸选学科(物理、历史)成绩以卷⾯原始分呈现;再选学科(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健全普通⾼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1.评价内容。普通⾼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德智体美劳全⾯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是⾼中学⽣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学业⽔平、⾝⼼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内容。2.评价程序。建⽴省级普通⾼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统⼀评价档案样式。普通⾼中学校成⽴学⽣综合素质评价⼯作委员会,指导学⽣客观记录成长过程,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经过校内公⽰审核,确保材料真实可⽤,形成学⽣综合素质档案,统⼀提交⾄⾼考综合改⾰信息系统。健全信息确认、公⽰投诉、申诉复议、记录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