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教学意图: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教学设计: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可由老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悟,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教学重点、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二、文本阅读,合作学习1、学生阅读课本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并圈点批注。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三、创设氛围,探究梳理1、学生介绍合作讨论成果,解读孔子的言论,尤其是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他同学补充。2、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1)《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2)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从治学角度,主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规律;从教育的角度,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育。(3)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突出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等。这些言简意赅的言论,都堪称至理名言,即使是今日,仍有现实和借鉴意义。四、拓展延伸,感悟联想(投影反灯片)1、儒雅的君子风度【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2)时习:按时温习,练习。(3)说(yuè):同“悦”。(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5)愠(yùn):怒。▲补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⑴、君子本敬称官大人,孔子用来特指儒家的理想人格,它的对词是“小人”。⑵、悦、乐这体现了中国现世乐感文化的人生观,不同于基督教佛教的罪感、耻感文化的人生观。【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兴奋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欢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美句美段积累】(1)宋黄山谷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2)清张潮《幽梦影》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3)张放《什么是人生快事》“悦“是会心的高兴,仿佛晴云展容、西子含笑。而“非斯文”的高兴,不是狂笑,就是胡闹,或是恬不知耻的炫耀。……读本书,一有什么心声和体悟就把它写下来天天不乏饱满的精神与葱茏的活力,这才是圣人之“悦”。【感悟联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片断一: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沛然而生。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喜悦几多无猜欢乐呢?片断二:人不知而不愠,于己于人皆好。于己,可以节约许多不必要的倾诉时间,还可以避开把自己的心情搞坏;于人,可以避开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保证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