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室内体育游戏运用效果的探讨魏伟摘要:游戏教育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学体育教育中已广泛受到重视。我国已开展了游戏课程,但对室内体育游戏的作用仍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这也就造成了部分老师在上室内体育课的时候想游戏选创过于简单,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已经较为普及,本文就高中阶段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室内体育游戏的选创做了探讨,并通过实际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室内体育游戏效果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方法,通常分为室外体育游戏和室内体育游戏。对于室外体育游戏,许多老师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创编,开展的也较为广泛,但对于室内游戏,因为受到器材、空间等条件限制,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室内游戏选创的得当、合理,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感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可以磨砺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可以让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得以舒缓和释放。学生喜欢体育课,更喜欢体育游戏,但在进行室内游戏选创前,我们应该首先去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一、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转化期,在这个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所以又被公认为人生学习成长中的黄金时段。高中生主要具有以下的心理特点:(一)、较高的独立性。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身体条件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明显区别于初中生,他们在个人的生活上以及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也都为自我保留了活动的空间。这一阶段学生智力发展已经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极具转化,感情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高中生的身体发育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感情方面很脆弱。(三)、较强的逆反性。青少年期的一个普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与盲目崇拜,也正是因为他们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见解的个性心理,在面对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种种压力时,他们会有较强的逆反性,加之他们对事物的深层理解不够,容易被一些人和事的表面现象轻易捕获,形成盲目的崇拜心理,心理的稳定性较差。新课改中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而学生的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教育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和过严的要求。为了获得高分和升学的可能,学生也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这也就导致了目前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身体活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状况。①二、室内游戏选创的原则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改教材,而是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自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②室内体育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使体育游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选创和选择体育游戏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自主性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突特里奇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④自主性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比如:“撕纸钻洞”。游戏规则:1、将学生以自我选择配组为原则,分为若干人数相等的小组,各小组组内共同研究,独立完成(不得偷窥、借鉴他组成果);2、每组发A4纸两张,用不完可以自己保留,两张纸均用完且未完成任务为失败,任何小组不得随意拿出新的纸张;3、采用手撕的方法讲纸撕成一个可以供身体钻过去的洞。撕法有学生自己研究,但要保持撕出的洞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