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法教师王霜艳单位和静县第二小学课题名称《跳舞的点和线》学情分析分析要点: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点、线的造型表现课,是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体的美术课。学生在第四册教材中学习过《水墨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对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有了一定接触。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墨画的笔墨技巧,而在本节课后安排了《我爱大熊猫》一课,是水墨画教学的延续。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初步认识了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对水墨画技法已经有初步认知。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在本课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因势利导,运用观察、比较、实验、总结、创作环节,从而丰富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创作,从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学习的欢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墨画基本常识。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2•能力目标: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提高动手能力,进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增进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1.师生交流2页2、认识点线面师:同学们知道的点和线有哪些?生(预设):圆点、斜点、直线、曲线、折线……师:课件演示点线面的构成点(简单至极的符号):简单点、复杂点、涂出来的点线(客观形态的分解与抽象,有表达结构的能力,更是传递情感的有效手段)直线、曲线、折线、弧线面(点和线的移动产生的面):线围成的面、点组成的面、线排列的面、涂出来的面点和线疏密、大小、排列、力度产生不同的效果师:这些点和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预设)曲线感觉平和••折线感觉有力度……(学生对点和线的认识停留在造型上,重在引导学生感知点线面所表达的情感与节奏)3•音乐涂鸦,初步感知。课件展示2段不同节奏的音乐(爵士、中国古典乐)。要求学生用毛笔画出的点线面来表达音乐的节奏、力度、情感。学生即兴涂鸦,互相交流体会。师小结:用折线、短线、杂点、枯笔浓墨来表现爵士乐的力度,用曲线、长线、润滑淡墨来表现古典乐的柔美。(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随音乐涂鸦的游戏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点和线产生的韵律美和节奏的变化,感知点与线运行、布局、排列、曲折产生的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和力度的表达方式,体验毛笔与墨、色、宣纸等工具的特性。并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4•共同探究笔墨技法,强化训练。师:刚才涂鸦中,同学们用到了很多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我们一起来找找。3页生(预设)小组汇报(中锋、侧锋、逆锋、焦、浓、重、淡、清)师:小组讨论,找找自己在技法上的难点与存在的问题。生(预设)细线、侧锋、飞白、上色……特别难画师:引导学生探究练习水墨画的指法、笔法、墨法、染法。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示范讲解水墨画的指法、笔法、墨法、染法中的难点。执笔方法: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指四指夹手上,大指低头要来抢,金箍棒儿握手上笔法:中锋、侧锋、逆锋等墨法:焦、浓、重、淡、清染法:薄而透(通过师生的合作,共同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对水墨中的水分掌握困难较大,焦、浓、重、淡、清墨色难以区分,干枯难以把握,悬空运笔时由于对手腕的控制力较差,对细线的表达较差。上色时由于没仔细调色容易出现颜色堆积在笔尖的状况,教师应该及时予以提醒和示范演示)5、出示课题《跳舞的点和线》6.寻找生活中的点和线的变化师:同学们,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点和线去表达?生(预设)树林、田野、音乐、建筑……师:课件展示图片和及相应的动态水墨变化,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如何用点线面表达生活场景的韵律和节奏。师生分析其中点、线、面构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