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膳食营养评估首都儿科研究所张帅明一、膳食信息的收集方法(一)查账法1.定义:对建有伙食帐目的集体单位或家庭,通过查阅过去一定期间内各种食物的消耗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计算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的方法。2.优点:所需人员较少,手续简便。3.缺点:不太准确。(二)化学分析法1.定义:是将调查对象一日份的全部食品收集,进行化学分析,对所得的营养素数据进行评价的方法。2.优点:数据准确,比较其他三者而言最为准确。3.缺点:方法较为复杂,工作量大,较少使用。(三)24小时回顾法1.定义:由被调查对象回顾和描述过去24小时内所摄入的全部食物(包括饮料)的种类和数量,调查人员协助确定各种食物的摄入量。2.调查形式:访谈(问讯)方式。可连续多日进行,从而完成1天至数日或一段时间的食物消耗量的记录调查。3.优点:(1)省事、省力,相对简便易行;(2)回顾性调查,不影响受试者饮食习惯和进餐方式,对膳食内容和进餐量不产生影响;(3)可连续进行,一般进行1-3天;(4)食物的摄入能够量化。4.缺点:(1)依赖于记忆,容易产生误差;回顾时间越长,误差越大;(2)节假日、膳食波动造成误差;(3)调查人技术和被调查人态度有决定作用;(4)食物份量大小很难准确评估(估量误差较大);(5)对摄入频率较低的食物需要多天调查才能获得可靠资料;(6)与其他方法比较,摄入量倾向于偏低;(7)调查者需要具备相应技能。(四)称重记录法1.定义:由调查对象或代理人(例如母亲为孩子作记录)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调查期1-7天(根据样本大小和膳食的变化程度而定),在食物的采购、烹调等环节对食物进行称重,称量食物的烹前生重(食部)、烹后熟重、餐后剩余量,得到熟食净食量、生/熟系数,结合进餐人数、天数等,获得各项食物的进食量,适于团体、家庭和个人的膳食调查。2.孕期妇女应采用称重记录法:(1)膳食单独加工烹调时:烹调前称重各种食物原料重量、称量食物生/熟重量比、餐后食物剩余量、折算剩余食物生重。误差主要来源是烹调油的损失(烹调和就餐器具;锅、盘、碗、筷);食盐摄入量误差随菜汤丢弃量。(2)和家人共餐时:烹调前称重各种食物原料重量、称重食物生/熟重量比、餐后食物剩余量。估计孕妇各种食物的食用比例,折算为各种食物原料的估计值。误差的主要来源是进食份额的估计误差、烹调油和食盐估计误差。3.优点:调查数据准确性高;不依赖于被调查者的记忆;可连续进行,多天调查可提供不常吃食物的可靠资料;两天以上调查可提供个人每日膳食的波动情况;有利于今后的膳食调整。4.缺点:前瞻性调查,会影响受试者饮食习惯和进餐方式,产生调查数据域平常膳食内容和进餐量之间的偏差;需要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能力和积极配合;家庭外进食容易被遗漏或者报告准确性较差;对调查者的负担较大;调查天数较长时,准确性可能降低。二、膳食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一)24小时回顾法1.被调查者: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对调查的正确认识、重视;较好的记忆能力;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饮食常用烹调加工方法的了解;对常见食物的了解。2.调查人员:经过相应培训,具备较强的估计食物重量的能力;熟悉食物成分表信息,便于获取基本信息;工作认真,问讯耐心,记录仔细;了解被调查者所在人群的饮食背景;熟悉当地常见食物的烹调制作方法和特征。3.客观条件:充分的准备,良好的记录条件(材料、表格);安静、舒适的访谈环境;充分的访谈时间;必要的联络方式,以弥补可能遗漏的信息。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食物名称原料名称原料重量进餐时间上表是24小时膳食食物回顾调查表,将获得的膳食信息填入此表中,以便于以后进行数据分析。4.现场辅助工具:食物模型;常用餐具和量具(碗、盘、杯、勺等);食物图谱;食物成分表,食物名称表;定性食品的包装信息,常见包装和异形包装的包装物;计算器。5.操作细节:(1)24小时的概念:24小时一般指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小时。(2)应包括的所有食物:水果、糖果、点心、坚果、饮料和营养素补充剂(如钙片、维生素补剂等);写明商标名称和产地,并记录食用量(补充剂以片或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