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分解》大班教案《10的分解》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10的分解和组成.2.发现并掌握分解和组成中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3.增强合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力.活动准备:创设情景“羊羊超市”、不同种类实物(每种数量为10)、记录表、货物种类标志、题卡及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奖品若干.活动过程:一、“羊羊超市”开张,幼儿按类别摆放货物,并记录.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师:“羊羊超市”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好吗?2.幼儿每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按要求摆放货物,并做好记录.师:现在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去超市摆放货物,每组选择一种货物,把货物按照不同的类别摆放在货架的左右两边,并做好记录.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情境体验、实物操作、数字记录等方式,充分感知10的不同分法.二、在感知10的多种分法的基础上,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1.师幼共同将记录表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10的9种不同分法.2.引导幼儿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三、统计货物,感知10的组成.1.幼儿随机抽取统计卡,根据要求对已摆放好的货物进行记录.2.将记录表进行统计,师幼共同归纳总结10的组成.四、竞聘“超市理货员”,进一步巩固10的分解和组成.1.幼儿操作题卡,巩固提升经验.2.评价活动,并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奖励.《10的分解》大班教案2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七、活动过程[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二)手指动起来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三)玩游戏:打保龄球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的多种分法)〈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101010101010101010192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