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构造及做法梳理我司项目部在美的御海东郡花园地块二二期高层住宅区(2标段)地下室B区、5栋、6栋、7栋项目正在抓紧施工,现提前对容易渗水的构造及做法进行梳理,希望在现工程施工中注意加强细节上的施工或改进更加完善的施工工艺以减少渗水的风险。一、混凝土结构开裂地下室非塔楼与塔楼之间的楼板结构及地下室外侧壁结构容易出现温差及干缩裂缝引起的渗漏以及塔楼部分的楼层开裂。其原因比较复主要有:1.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收缩引起板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而当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板的约束力超过一定程度室,必然引起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所以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2.温度裂缝。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特点,再加上该房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在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开裂缝,这次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温度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在调查中发现房屋的西边及顶层的裂缝层最多。事实上许多的裂缝往往是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3.结构体型突变及为设置必要的伸缩缝。结构长度过长,而又未合理设置伸缩缝,当结构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要求的间距时,就会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旦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产生裂缝。4.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5.楼板预埋线管集中过密造成沿线管位置开裂。日后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防开裂的注意事项。1.加强现浇板浇捣后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去飞、得不到及时补偿水分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在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的、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2.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降低强度,也会是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膨胀性的缘故。3.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有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左右。4.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即薄弱部位越多,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5.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与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工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6.合理调整布置楼板预埋的线管及对≦120㎜的板厚且为单层钢筋时,在线管下方加设@200*200钢筋网或加设¢6钢筋(长度沿线管通长布置,宽度为线管两侧各300㎜)用于加强防开裂措施。7.建议甲方对地下室外侧壁还是要恢复防水层施工,增强侧板的防渗能力。二、外墙部位渗水构造及做法梳理1.外墙外架拉结筋位置渗水构造施工梳理(1)拉结筋钢管拆除1)、如果能拉结筋钢管的扣件按图一做法。2)、如果不能拉结筋钢管的扣件按图二,进行切割3)、外排栅拉结洞口修补后洞口抹水泥浆抹砂范围说明。2.外墙部分砌体构造防渗施工梳理(1)剪力墙与砖墙交接位的墙面开裂而造成渗水。原因分析:①由于不设墙体拉结筋或拉结筋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