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金属集装箱产量为592万吨,同比下降22.8%;2019年1-12月中国金属集装箱产量为7236万吨,同比下降36.2%。2019年中国内贸集装箱行业市场发展规模据某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内贸集装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预测报告(2019版)》显示:内贸集装箱运输中核心环节为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为1,400至1,500公里,超过铁路及公路货物运输方式,同时,单位水路运输成本价格较公路、铁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相对低廉,对于长距离、大体量的货品运输需求有一定优势,推广以水路运输为核心的内贸集装箱物流运输方式将有助于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目前,国内内河及沿海水运货物周转量(即水运货物周转量剔除远洋货物周转量)占总货物周转量的比例约为22%,公路货物周转量占总货物周转量的比例约为34%,相较于公路货物运输方式,以水路运输为核心的集装箱物流行业的货运量仍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集装箱物流市场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2017年,美国长滩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德国汉堡港和不莱梅港等港口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占港口一般货物合计吞吐量比例在50%—80%之间。201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838万TEU。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合计达到6,058万TEU,较2016年增长8.04%。2018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占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例仅为18.25%,处于较低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集装箱产业集中度高。国际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而集装箱是远洋运输中最重要的载体。2015年中国集装箱产量为287万TEU,占世界产量的95%,出口量为272万个,产量及出口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中集、胜狮、新华昌和中海集运四大集团长期占据市场份额的90%左右。2、市场需求放缓,总体运力供大于求。2016年度,全球集装箱运力增速约为1.5%,较上年大幅下降(2015年运力增速为8.6%),据航运咨询机构Clarksons统计,2016年新船交付量仅为1.0mnTEU,同比下降41%。受此影响,2016年中国集装箱出口数量为199万个,同比下降26.77%,以占全球集装箱销量50%左右的中二、集装箱制造业回暖,有望迎来需求拐点。1、集装箱需求以及全球海运市场迎来复苏迹象2016年底以来,集装箱需求以及全球海运市场迎来复苏迹象,最终2016年中国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实现回升。若根据2016年10月的新船订单量预测,2017年集装箱运力增速将为3.2%,较2016年有所提高。据Clarksons统计,预计2017年新船交付量将有所回升,约1.6mnTEU,同比上升60%,2016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速为3.2%,预计2017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速会回升至4.0%。同时Clarksons预计全球与基建相关的海运贸易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推动下2017年将实现3%的增速。中国集装箱运输指数全球与基建相关的海运贸易增速2、下游进入行业整合期,新一轮采购开启。2016年新船计划运力仅为90万TEU,为近几年来新低,预计2017年、2018年新船计划交付运力分别为140万TEU和150万TEU,重回2013年和2014年的水平。处于行业底部的集装箱运输和租赁行业开始了整合之年,韩进海运破产、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合并、日本三大船公司合并、第二和第三大租赁巨头TAL和Triton合并等等,在新一轮需求回暖的背景下,未来各大箱东势必会扩大集装箱采购力度,抢占市场高地,根据Drewry的报告,全球集装箱箱队规模在2016年-2018年将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预期将从2015年底的3852万TEU增至2018年的4410万TEU,集装箱租赁公司的箱队规模预期将从2016年的1886万TEU增至2018年的2079万TEU。全球集装箱新船计划交付运力(百万TEU)全球集装箱租赁公司箱队规模3、租赁企业新箱采购成为行业复苏支撑点。新集装箱的采购分为集运企业采购和租赁企业采购,2016年集运企业大规模亏损导致集运企业的新箱采购大幅下滑,租赁企业采购成为市场主要需求来源,全球第二大租赁公司Textainer2016年报预计2017年租赁企业新箱采购量将占到全球新箱采购的70%。分季度来看,随着贸易运输需求的逐步回暖,新箱采购重回增长轨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