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遭遇了有气象水文记录以来最强降雨与最高水位洪峰袭击,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带领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抵御洪魔,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一年,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摘得一块金字招牌。一年来,全市水务系统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对水务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速赶,水利建设强势推进,水务工作亮点纷呈,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保障。长沙市水务局局长:曹彪1综述长沙市国土面积11819平方公里,主要河流为湘江及其浏阳河、捞刀河及沩水等一级支流。湘江干流由南而北纵贯全市,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浏阳河、捞刀河自湘江东面,沩水、靳江及龙王港自湘江西面汇入湘江。2017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717.9毫米,折合水量20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178.1亿立方米偏多14.0%;地表水资源量122.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034.9毫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6.2亿立方米偏多27.2%,地下水资源量25.0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25.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22.31亿立方米,属丰水年份。全市大中小蓄水工程年末蓄水总量5.340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4456亿立方米;全市年供水总量和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均为36.6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0.05亿立方米,用水净消耗量10.68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44.7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463立方米;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35立方米、31立方米(当年价)。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1%。2017年在全市一江三河上布设水质监测断面30个,监测河长688.8公里。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法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进行评价,Ⅱ~Ⅲ类水质河长,全年为621.2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0.2%;汛期为649.7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4.3%;非汛期为621.1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0.2%。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等。一、水资源量(一)降水2017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717.9毫米,折合水量203.0亿立方米,较上年偏少7.7%,比多年平均偏多14.0%,属丰水年份。各区县(市)降水情况:市区、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分别比多年平均偏多9.5%、13.7%、11.6%和13.4%。见表1及下图。表12017年降水量与2016年和多年平均值比较区(县市)名称长沙市市区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面积(km)1181912029561756499929062县面平均雨量(mm)1717.91649.91563.01605.91899.21591.0多年平均1506.01377.114231456.91617.91415.7与多年比较%14.119.89.810.217.412.42016年1860.31727.21727.21778.620231728.7与2016比较%-7.7-4.5-9.5-9.7-6.1-8.032017年降水特点:1、降水量地域分布高值区:浏阳河上游一带,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全市最大降水量为2645.5毫米(浏阳市寒婆坳);低值区:沩水中游宁乡双凫铺镇附近一带,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下;全市最小降水量1320.0毫米(宁乡县双凫铺站)。2、降水总量多,但年内分布不均受西南季风影响,今年汛期全市累计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多2成;受强降雨影响,境内绝大部分河流在7月1日-3日期间发生了超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特大洪水。今年汛期虽然雨量丰沛但时间分布不均,7月下旬市内部分地区出现明显的中度干旱。57(二)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湘江长沙段及主要一级支流:浏阳河、捞刀河、沩水的天然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表22017年长沙市主要河流天然地表水资源量河流名称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湘江长沙段其它合计流域面积(km2)466525432430197121011819地表水资源量(亿m3)52.4925.1024.4018.531.777122.3年径流深(mm)1125.1987.21004.3940.0846.21034.8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亿m3))39.4119.6017.8817.861.44296.19与多年平均比较(%))33.228.136.53.723.227.2全市11819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017年的地表水资源产水量为122.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034.8毫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偏多27.2%。各县(市)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市区偏多30.9%,望城区偏多24.1%,长沙县偏多20.5%,浏阳市偏多28.0%,宁乡县偏多29.1%。各区(县、市)地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