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091,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2,图甲所示生态景观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图63,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甲高乙水稻土低(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4,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A.旅游饭店B.上海的东方明珠C.大型商贸会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5,旅游资源的核心是:A.具有经济价值B.可以开发利用C.产生社会效益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6,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①黄山②秦陵兵马俑③故宫④长城⑤日月潭⑥九寨沟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⑤⑥7,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A.安徽黄山B.傣族泼水节C.桂林山水D.青海的青海湖8,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9,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A.大足石刻--重庆B.黄龙--安徽C.龙门石窟--云南D.丽江古城--山西10,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1)~(5)题。(1).黄山位于:A.长江以南B.安徽省的中部C.地势第二级阶梯D.温带季风气候区(2).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3).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A.背斜B.向斜C.褶皱山D.断块山(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B.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C.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D.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11,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12,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①桂林②黄山③泰山④庐山B.①黄山②桂林③泰山④庐山C.①桂林②泰山③黄山④庐山D.①泰山②桂林③黄山④庐山13,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要有出游的时间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14,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教师与学生B.旅行社的导游人员C.旅游点的服务设施D.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5,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4)题。(1).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A.昆明B.海南C.武夷山D.泰山和曲阜(2).选择的主要理由是:A.旅游费用B.交通条件C.身体状况D.旅游观光地(3).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A.娱乐消遣B.参观学习C.市场购物D.接受教育(4).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A.旅行社B.小明、王浩等C.旅游景观D.一千元的花费16,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据此完成(1)~(3)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