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现象及建议巍山一中的发展,在巍山县可持续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托底作用,巍山县学生的受教育状况也关系着巍山社会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失衡的区域公共政策,我校已经或正在遭遇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这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继而引发教师和学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出现了让人忧心的“县中塌陷”现象。如果不及时对现有巍山高中教育发展模式及其政策进行系统性调整,这一趋势就有可能加剧。防止“县中塌陷”现象蔓延,避免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县中衰落”固然有多方原因,或许,县域中学的没落有着诸多的因素,但是这些高中没落的背后,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对于县城高中教育质量的下滑,巍山相关部门也是留意到了该问题,经过多年的持续教育投入,巍山一中的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甚至媲美某些州属高中。然而,让人诧异的是硬件资源的差距缩小,却没有带来巍山一中师资和优秀学生流失问题的扭转。一、优秀教师缺位和优秀教师流失的成因1、师资力量起点低鉴于巍山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而另一方面又要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对于高中教育的普及更是迫在眉睫,但又受落后地区经济的影响,发展高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如何招收教师是学校领导面临的一大难题,条件不优越,留不住本校优秀教师,同时又招收不到优秀教师。因此,县教育局只能从本县抽调上初中的部分教师到高中任教,这些教师上初中不错,但对高中教材不熟,没经验,一开始很难挑起重任,影响整个学校发展高中教育的进程,从而造成高中教师起点低,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2、优秀教师流失大,缺乏学科带头人一个学校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负责任的一批教师队伍就相当于一辆赛车拥有优秀的赛车手,拥有必胜的砝码。而优秀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他要具有几届的带班经验。在我校待遇不高,就必然会造成优秀人才往待遇好的学校去任教,致使人才流失,缺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比率少,对发展以“老”带“少”,以“经验丰富”带“经验不足”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从而影响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3、教师队伍“老龄化”、优秀毕业生缺位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能力整体不如从前。十多年前,巍山一中的教学骨干大多毕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专、师大。当年这些院校招考的都是最优秀的毕业生,教学能力完全不输给州属重点中学。但他们如今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尴尬,当前我校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在校教师大多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缺乏优秀的年轻教师。但近年来大环境改变,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择业观也发生变化,最优秀的毕业生基本都选择留在条件好的城市。州属重点高中的教师招聘门庭若市,吸引了很多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而我们这里,报名的人很少,特别是今年的6.13全省招聘、有些学科居然是1:1报名招考、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巍山一中教育的每况愈下也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挑战,曾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他们。特别是优秀的教师回我校的特别少。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这些毕业生进来后,由于学校的福利不高、当地政府的政策待遇不好等原因,有些毕业生不安于现状,优秀的辞职离开或是不太优秀的留下来却不安心工作,思想波动大。这就导致我校的教育事业缺乏后备力量。此外,我校的教师岗位相对固定,每年招聘的人数也较少。3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还常常被州属高中或者私立高中以高薪挖走。优秀的年轻教师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缺口。4、收入偏低、福利待遇低教师工资明显低于公务员、医生、律师和商人。一些政策性补贴、资金不能兑现,教师的收入更低。政府严格禁止公立学校预算外收入用于班主任津补贴、超课时补贴、周末加班补贴、高考奖励、绩效奖励。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校教师把公务员、医生、律师和商人列为再就业方向的前几位。导致他们流动到政策宽裕的公立学校或则待遇更好的私立学校。5、生源质量下降及透支教师精力是优秀教师流失最根本的原因由于这几年州属高中实行平行志愿在各个县拨尖,县域高中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加之教育行政部门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