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涟源市行知中学刘瑶一、预习交流:1.形如y=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叫关于的二次函数,其顶点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交点式为________________。2.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A、0,-3B、0,3C、0D、-3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__。4.二次函数y=-x2-6x-5,(1)对称轴为________,顶点为__________。(2)开口向,图象有最点;当x=时,y有最值=。(3)当x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4)图象与x轴交于点、;与y轴交于点。(5)图象可由y=-x2的图象向___平移___个单位,再向___平移___个单位得到。5.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B.且C.D.且6.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另一个解。二、明确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其系数的关系;2.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和最值的求法;3.结合图形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4.能够依形判数,由数思形,即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三、分组合作:例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c(a≠0),请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考察知识点: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其系数的关系)①a0;②b0;1xyO-11③c0;④b2-4ac0;备考笔记: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其系数的关系:(1)决定抛物线的____。(2)和共同决定抛物线的位置。(若=0,则)和的符号与对称轴的位置可以总结为同左异右。(3)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抛物线过原点,则)(4)的值的符号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个数.(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则;若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则___________)例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1,0)、点B(3,0)和点C(0,-3).(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和函数值y的最值。(3)写出当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当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又如何?。(考察知识点: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方法;③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备考笔记:x-1-33yOABC21.二次函数解析式有三种常见形式:(1)一般式:y=ax2+bx+c(a≠0)(2)顶点式:y=a(x-h)2+k(a≠0),其中(h,k)是抛物线的顶点(3)交点式:y=a(x-x1)(x-x2)(a≠0),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ax2+bx+c=0(a≠0)的两实数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根据所给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恰当的表达式.一般的,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函数解析式为一般式;当已知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时,通常设函数解析式为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坐标时,通常设函数解析式为交点式。2.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对称轴为界,开口向上时,左减右增;开口向下时,左增右减。四、展示提升:拓展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结合)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该抛物线交于B、C两点,当自变量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拓展2:(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值为2,图象顶点在直线y=x+1上,并且图象经过点(3,-6),求a,b,c。解:因为抛物线的最大值在顶点处取得,所以把y=2代入直线方程y=x+1可求得顶点坐标为(1,2),设二次函数顶点式为y=a(x-1)2+2,又函数图象经过点(3,-6),把x=3,y=-6代入y=a(x-1)2+2,解得a=-2,-1-33yOABCx3所以该二次函数为y=-2(x-1)2+2,即y=-2x2+4x所以a=-2,b=4,c=0.五、中考题赏析: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和函数y=-mx2+2x+2(m是常数,且m≠0)的图象可能是()(2009年兰州)六、达标测评:1.请写出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使其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2,0)。2.求抛物线y=2x2-4x+1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求图象经过A(-1,3)、B(1,3)、C(2,6)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a+b+c<0;②a-b+c>1;③abc>0;④4a-2b+c<0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反思与提高:1.本节课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通过本节课的函数学习,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提高的?11Oxy-14作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南P6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