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二、学情分析︰《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创设法,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等教学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第1页共65页三、教学目标:1、借助图片、动作、字源等多种方法会认“葫、芦、藤”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圈画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3、通过图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生动具体,初步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好处。难点:通过圈划关键词、学看流程图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思维导图。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板块一:看图猜词,激趣导入1、看图猜词: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词的游戏,必须要与草字头有关。(出示“荷花”“蘑菇”“葡萄”“菠萝”等图片)2、复习“草字头”:与草本植物有关,为后文做铺垫。3、出示葫芦图片,学习“葫芦”读音。第2页共65页(1)在词语葫芦中“芦”要读轻声,请生读。(词卡,开火车)(2)单独读“芦”第二声,学生拼读,拓展“芦苇”“芦荟”。4、揭题(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葫芦有关,一起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板书)(2)指导读课题:的字后面停顿,“的”要读得又轻又短。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学习活动一:(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想:边读边想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1、读好生字词: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也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见面呢,我们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第一组:葫芦藤蚜虫盯着慢慢地第二组:花谢第3页共65页比赛感到奇怪(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2)每一组请小老师读:认为自己最能干的同学,请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其他同学跟读一遍。(3)思考发现:第一组标红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预设:都是形声字。(左边偏旁表义,右边声旁表音)2、深入学习形声字“藤”和“盯”(1)藤:借助图片指认,拓展“西瓜藤”和“葡萄藤”。(2)盯:借助动作演示理解“盯”:集中注意力看。3、借助字源学习生字“谢”和“赛”(1)谢:字源演变,根据字典解释理解“花谢”含义。(2)赛:字源演变,通过与形近字“寒”对比、识记。4、摘葫芦游戏。板块三:再读课文,厘清故事内容1、询问: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2、指名读最后一段。3、方法指导——圈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圈出“没过多久”“小葫芦”“都落了”,组合在一起就是故事的结果。学习活动二:第4页共65页(1)圈:听课文朗读,同桌合作圈出关键词句理清主要内容,完成板书。(2)说: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交流反馈,板贴黑板,形成故事的流程图(鱼骨图)。5、借助黑板板贴,学生自由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板块四:精读课文,体会葫芦的生长过程1、引出“种葫芦”片段:这个人可太想要这个葫芦了。为了这个葫芦,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你看(出示第一段),他为了得到葫芦干了什么呢?自由朗读,去寻找答案。2、指导“棵”:“一棵葫芦”指的是“葫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