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年级课堂常规训练方法建议1、激励法——“请手举得最直的小朋友来发言。”“我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看,××眼睛多亮,紧盯着老师,请他来说。”“谁发言声音最洪亮……”【课堂上听到的是时时的鼓励声。谁不积极向上,谁不愿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呢。没有吧,那就多鼓励。】2、暗示法——教师时时用双手平放胸前,暗示学生坐端正,小手不乱放乱摸;学生发言时,教师挺胸抬头,双手紧挨裤缝,暗示学生要自信,要站正立直;学生发言声音小时,教师做发大声音的手势,暗示学生发言声音要响亮。【无声的暗示,是在保护学生“面子”的同时,有效节省课堂教学组织时间的好方法。师生之间要明白暗示的意思,这就需要彼此的默契。】3、抚爱式——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对于那些易走神的孩子,轻轻地摸摸他的头,把他的手中的笔放入文具盒里,给他一个瞪大眼的对视,给他一个指指黑板、书本的手势,无言中多了些温馨,多了份体贴。【这种方法适合那些胆小,却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抚爱式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般的教导。而且这种方法,一点也不影响课堂教学进程。润物无声。】4、敲钟式——课堂上教师对一些顽皮学生的点名批评,就如我们用棒槌敲钟、敲鼓,当当作响,有些震耳,有些“杀一儆百”,的感觉,在警示的同时,也能收到更正不良行为的效果。【建议这种方法少用,一方面太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一方面这种情形会让人进入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没有好的心境,没有好的学习氛围,课堂的教与学就很难进入良好的状态。】当然所有的方法,除了一个“坚持”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有注重常规的意识——课堂有哪些常规,发言、举手、坐姿等要求是什么。不仅教师要清楚学生也要知道。这样教师要求时,暗示时,学生才明白。要想课堂常规抓的最好,最有效。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常规的意识,不仅强而且明确。至始至终,都不能松懈课堂常规的教育与引导。以上是我个人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我带的一年级,课堂常规也远远不如呢。很多时候,总是一个“忙”的借口,“累”的心境,推脱了。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啊,应该在“静中寻找智慧”“在闹中寻找静”,的确应该腾出一份“静”来思考一下“问题”。重视不重视,就是这么一点区别啊。另外,建议一年级拼音、字的教学能形成一个套路,这样师生不仅能更默契,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