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研究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的简称,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1.MOOC的历史及概述MOOC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简称OER)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与OER一样,MOOC也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教育形式,但更加注重教学互动,而不仅仅是资源的发布。MOOC也可以看作是网络教学的一种新型态。“大规模”意味着对同时参与学习的学习者数量不做限制,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以成百上千;“网络”意味着教与学的活动主要发生在网络环境下;“开放”意味着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而且免费。MOOC有时也基于某所大学的特定课程开展,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共同学习,校内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获得学分[1]。尽管MOOC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已经相当长的历史,但MOOC的真正出现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一般认为,MOOC这一术语由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Alexander)、戴夫.科米尔(DaveCormier)提出,后用于西门思和斯蒂芬.唐尼斯(StephenDownes)于2008年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ConnectivismandConnectiveKnowledge,即CCK08)。该网络课程最初是为在册25名为获得学分而缴费的学生设计的,同时向全球注册该课程的学习者开放。结果,超过2300人在无需缴费或获取学分的情况下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2]。2.MOOC的特征MOOC最初的目的是将教育开放并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免费的高等教育。与常规的大学层次的网络课程相比,MOOC有两个关键特征(Wikipedia,2013):第一,开放获取,任何人都能够免费参与网络课程;第二,可扩展性,课程可以设计成支持无限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目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呈现以下发展特征:[3](一)运行机制: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合作倾向从Udacitv、Coursera到Edx,全世界各大组织开始纷纷投入到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中。MOOC项目为大学和教师提供一个网上课程交易平台,通过网络提供教学支持服务,所服务的对象主体都是大学生。(二)平台定位:以服务用户为中心在MOOC项目中,与该项目合作的大学和老师提供的课程需要满足平台的相应标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来设计开发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体验。大多数课程在课程开始之前,会开展前测问卷,并对学生的动态观察贯穿课程的始终,以随时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井喷式涌现不仅使得学习走向民主化,满足不同阶层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使得教学走向民主化。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不管是高校老师还是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均可通过平台开设课程。在MOOC模式下,优秀教师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将个人能量成倍的扩散,享受教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课程开发和设计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三)课程组织:结构化的课程设计与国内外公开课相比,大规模网络课程不仅具有结构化的课程设计,另外,具有符合网络学习者学习规律的学习计划。前者突出强调资源共享、共建;而后者通过对教学和学习的精心设计,更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MOOC不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聚集,更是一种通过共同课程的学习将教师和学习者连接起来的方式。每门课程以学习者的学习路径为核心进行设计,给予了学习者明确的学习导向。课程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协调人、话题、时间安排、作业、测试等,并按照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地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每个主题单元均包括课程视频、学习材料、测试练习、讨论版等。(四)课程资源:以视频为核心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不管是Udacitv,Coursera,Edx还是Udemy等均将视频和练习作为核心的学习资源、视频成为了核心的课程信息传输形式。视频长度一般不长于20分钟。微视频最成功的应用案例莫过于可汗学院。可汗学院最大的特色和成功之处在于应用微视频和相应的一整套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将相应的“微视频课程”衔接起来,并设计和配置了相应的练习。MOOC在微视频的基础之上,成功地添加了视频交互功能。(五)教学方式:以知识掌握为取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为学习者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在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