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1-4-4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时作业中图版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D.森林、海盐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自然环境、物质、能量、自然资源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图例所示的含义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即自然资源。选项中只有D项才符合上述条件。答案:D2.(2011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应优质水。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的措施是()A.推广节水技术B.防治水污染C.大力开采地下水D.寻找新的水源地解析: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的措施是防治水污染。答案:B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3~5题。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20%92%79%80%95%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5.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A.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1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第3题,从表格中的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值;水资源最紧缺的是海河流域;要解决水资源问题,提高利用率是关键;调水只能改变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第4题,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第5题,注意题干所述“区际公平原则”,“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主要是由上游地区过度利用水资源造成的。答案:3.C4.D5.B图甲表示潜水位等值线,图乙表示图甲中XY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向西C.自西南向东北D.从北向南7.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B.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C.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D.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解析:由图甲潜水位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知,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应由高处向低处流,与潜水位等值线垂直,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结合甲、乙两图可知,图甲中潜水位等值线闭合处正是城市所在位置,从数值分布特征上可知,该处出现了地下水漏斗区,应是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答案:6.C7.D读图,回答8~9题。8.下列关于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A.沿海高,内陆低B.南方高,北方低C.山地高,平原低D.经济发达地区高,落后地区低解析:直接读图可知,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是南方高,北方低。2答案:B9.江苏—广东地带农村沼气发展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经济B.原料C.气候D.技术解析:和湖南、广西等省区农村相比,江苏、广东农村纬度较低,气候适宜,发展沼气原料和技术水平都不应存在问题,但其沼气发展水平较低,最主要区位因素应是该地经济水平较高,农村使用其他能源较多。答案:A(2012安徽皖南八校三次联考)下图为欧洲西部四国2011年各种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丁国以核电为主,煤炭、石油比重最小,单位能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答案:D11.依据图,可推知()A.甲国常规能源丰富B.乙国水能蕴藏量大C.丙国地形以平原为主D.国际油价上涨对丁国影响很大解析:欧洲西部四国均为发达国家,而甲国未发展核电,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能源为主,最可能为常规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乙国核电比重远大于水电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