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7.2》课时训练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西双版纳属于()A.广西壮族自治区B.云南省C.湖北省D.贵州省2.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A.傣族B.蒙古族C.藏族D.朝鲜族一支科学考察队在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考察时突然和外界失去联系,总指挥部通过考察队员随身携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马上对失去联系的考察队进行了精确定位,发现考察队的位置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3.此考察队的准确位置是()A.22°N,101°EB.22°N,101°WC.22°S,101°ED.22°S,101°W4.此考察队在科学考察的过程中,最不可能拍摄下来的场景是()5.(2011·福建泉州)下图中反映我国云南傣族民居的是()6.西双版纳一些旅游景点由于游客数量剧增,给景点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下列措施比较切实可行的是()A.大力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环保旅游B.关闭部分旅游人数过多的景点C.大幅度提高景点旅游价格D.大力建造人工景点以分散游客7.(2011·湖南邵阳)下面有关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B.西双版纳的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两个区域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D.两个区域在我国同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二、综合题8.读图,回答:(1)西双版纳位于_____省南部。(2)流经西双版纳的_____(河流),流出我国后被称为“湄公河”。(3)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①写出一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植物景观:__________。②写出一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动物名称:__________。③写出一个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习俗:__________。(4)为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建设规划中,你认为可行的一条是()A.将旅游景点进一步分散,各景点独立发展,自由竞争B.修建大型动物园,将所有代表性的动物集中起来展示C.加强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D.在旅游景点内建多条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速公路和高层宾馆,便于游客出入和住宿诱思探究我来设计旅游区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相邻地区也开始谋划发展旅游业。下图为某一乡镇的资源分布情况,现该乡镇欲请一名旅游规划设计师,请你也拿出你的设计方案吧!2(1)该地区主要地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可利用的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文资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该乡镇特点设计出几大特色旅游板块吧!答案解析1.【解析】选B。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与老挝、缅甸交界处。2.【解析】选A。西双版纳的傣族喜跳孔雀舞,泼水节是其传统节日。3、4.【解析】3选A,4选B。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向北增大为北纬,向东增大为东经即可判断。第4题,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双版纳以雨林景观为主。5.【解析】选C。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气候湿热,其民居是竹楼。6.【解析】选A。只有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让游客自觉维护景点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可持续发展。7.【解析】选C。珠江三角洲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属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8.【解析】第(1)题,根据省区的轮廓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可判断该省为云南省。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流经西双版纳的河流是澜沧江。第(3)题,综合考查了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第(4)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西双版纳应对现有景点进行整合改造,以规模化经营应对市场竞争。修建大型动物园、多条高速公路和高层宾馆超出了西双版纳的环境承载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1)云南(2)澜沧江(3)①望天树、板状根、独木成林、绞杀植物等(写出一个即可)②亚洲象、绿孔雀、长嘴犀鸟、长尾猿等(写出一个即可)③泼水节、竹楼、孔雀舞、象脚鼓舞、竹筒饭、菠萝饭等(写出一个即可)(4)C3诱思探究【解析】此题以学生自主参与设计形式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区分和设计。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