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小结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b、装置要求:。c、现象:。d、结论:。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3、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磷硫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铝铁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的目的:(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发生装置收集装置CABabc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检验: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而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8、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②二氧化碳: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小结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1)一般在水里加入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2)正极得到的气体,它是;负极得到的气体,它是。(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2.化学方程式:。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组成的。(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确认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4.氢气(1)氢气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2)氢气在空气里燃烧时,产生,燃烧产物是水(氢气+氧气——→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3)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移近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燃气体,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证明氢气较纯。5.化合物与单质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2点燃物质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水的净化1.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硬水的软化。2.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2)天然水通过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3)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A.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B.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C.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三、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相似点区别联系2.用分...